甲骨文300字
甲骨文300字篇1
有一种文字,它曲线优美;有一种文字,它生动形象;有一种文字,它如画一样美丽。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甲骨文。
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了文字。这种最初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象形的字体。
看看“竞争”的“竞”这个字的甲骨文,两个人手中有着一样的东西,要分出高下,这一个简单易懂的文字,却生动的体现出了比赛的情景;而龟这个字,却恰似一幅可爱的图画,两只小脚从?壳里伸出来,这么的.形象。而这些,只有甲骨文能办到。
啊,中国的古人啊,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形象的甲骨文,我们会将它永远的流传下去。
甲骨文300字篇2
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识字,一撇一捺是“人”字;四四方方是“口”字;“口”字把一横吞进肚子就成了“曰”;“曰”字长高变瘦了就是“日”字;一人是“大”,二人是“天”,二人把“天”都撑破了,那就是大丈夫的“夫”字了……这些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呀!
慢慢地,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知道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字,一不小心就读错写错了,我常常分不清“土坑”和“土炕”,把“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爬字的偏旁“爪”写成“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我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从二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哦,原来我们还有这么酷的文字,原来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大有来头!老师给我们讲解甲骨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临摹、讨论,从中领悟了不少知识。你看,坑是提土旁,表示土里洼下去的地方,炕是火字旁,表示用火取暖的床,那么坑和炕就容易区分了。再看川流不息的川字,在甲骨文里,是用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表示呢!岩壁耸立的两岸,中间的虚线表示湍急的水流,那么,川流不息的川必定是川,而不是穿啦!而同样的道理,爬是要用爪子,而瓜表示藤蔓上结的葫芦,跟“爬”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通过甲骨文,我才发现我们的文字有很多奥秘!
现在,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用甲骨文画画,同学们你一张我一张,画得可起劲了。这些画有的用来装扮我们的教室;有的被做成了别致的卡片;有的被同学当成艺术品挂在家里;还有的.被画在扇子上、衣服上……这些古朴的文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可以用它们描绘连绵不绝的远山、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垂钓的渔夫、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很多老师看了也连连赞叹,说:“原来我们的文字里藏着画。”
我越来越喜欢甲骨文了,期待着自己有更多新的发现。
甲骨文300字篇3
“仙字潭”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去仙字潭旅游的人数不胜数。今天,我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字潭。
我和爸爸妈妈进入潭口,近处重重叠叠的山随处可见,放远望去,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
近了,近了!车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了下来。果然,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明朗,阳关射在湖面上,反射出层层鱼鳞般金黄的亮光。我往前走,走了大约一百米看见了一座小山,山的一旁是一条小溪。小溪的东面波涛汹涌,而西面却平静如镜。溪水有宽有窄,宽的距离对岸有二三十米,窄的只有一米左右。沿着溪边的石崖剖面坎坷不平,好似人工截取。妈妈告诉我说这里的石崖上的字原来有五六处,可惜因为自然风化,只有两处可以看清楚。这时爸爸不知从何处搬来了一块大木板,一边架在我们这边的岸上,一边架在离对岸最近的石块上,招呼我和妈妈过去。我一只手牵着爸爸,另一只手抓着木板,首先爬了过去,靠近刻有甲骨文的两块石壁。我回头望了望爸爸妈妈,伸起手摇了摇,表示打招呼。只见他(她)们带着微笑,好像在说:“你去看看那些石壁上的字吧!我们等着你!”好在这些甲骨文刻的地方不高。那些看起来是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字符号”,而据我了解,是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仙字潭石刻的制作方法,并非金属制作,而是用坚硬的石器磨刻,其上限未尝不可提到新石器时代,又可以佐证当时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石刻现存50多个符号,似字似画,形状奇特,大者长74厘米、宽35厘米;小者长15厘米、宽9厘米,分布范围约200平方米。
我好奇地拿起相机拍了又拍,其中有一幅,使我印象最深。那是一个像人非人直径20厘米左右的图案,在右面40多厘米的"地方有两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小人图案,在小人的右面60多厘米的地方又有一个像鱼又像龟的图案。据我猜想,可能是一个大人带两个小孩在仙字潭内抓鱼(龟)取乐,从而记下的“笔记”(虽然这只是我瞎猜的)。
那么,仙字潭摩崖石刻,是字?是画?石刻内容又是什么呢?据了解,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这些石刻表现了某种功利目的。有“图腾(或族徽)说”、“舞蹈说”、“事件说”、“宴饮说”、“征战说”、“纪功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地界说”和“生殖崇拜说至于年代方面,多数专家认为,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较为准确。而关于什么人来刻,专家们的目标集中在越族、畲族、吴族等三大族属上,又以认为“越、畲”者居多。
所以,关于仙字潭的传说数不胜数,你是不是也想来看看传说中的甲骨文呢?快行动吧!
甲骨文300字篇4
甲骨文里藏着许多宝藏,这一次,让我们跟随这些古汉字的足迹探寻兵器的秘密。
是甲骨文的“父”字,很像一个人手持石斧的样子。“父”其实是最原始的石器武器。在原始社会,男子拿着这个被打磨得非常尖锐的“父”去狩猎,看准了一头野兽,就甩过去,这种石头非常坚硬,运气好的话就能把动物砸晕。后来“父”也代表古人种地的.工具,使用工具的人大部分是男人,所以也代表男性地位。“父”后来代表父亲,其实也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变革的证据之一。
再来看看“斤”字,它的外形非常形象,很像一把斧头。因此“斤”用作动词时,意思为砍削、砍杀。现在“斤”常常用作量词,是重量单位,如一斤肉。
“父”算是一种斧头,“斤”也是斧头,可见“斧”更是一种厉害的斧头了,称得上古代的升级版武器。
石器的打磨畢竟是个体力活儿,除了打磨石头,我们的祖先还是会利用树枝来做武器的,比如“干”字,原指一种武器,形状像叉子,可以很容易叉住对方的脖子,它的主要用途是抵御敌人或者野兽的进攻。“干”在古书中还指代盾牌,比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人们还用词语“干戈”指代兵器,用“大动干戈”表示发动战争。
当然“干”是一种简易版武器,攻防能力都比较弱,高级版是上面这个字,明显比“干”字增添了战斗力。这种武器呈“Y”形,左右分支分别绑上石头,攻击起敌人来更添胜算。
甲骨文300字篇5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而时尚却是一个时代中最前卫的元素,其二者能够联系在一起,着实令人新鲜和好奇,其免不了带入了现代科技创新。果不其然,甲骨文表情包即是由电脑技术重新解读其象形文字,并创新设计出被现代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具有审美效果的字体。
其实甲骨文更强你并不是第一批走在时尚尖端的“先者”了,抢在甲骨文前头的染发微信红包了。过年收压岁钱历史是中国的传统过年习俗。当下亦然。只不过当下的发红包与收红包的形式变化了,不再是收发利是封,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微信上收发红包,既便捷又时尚,既保留古老的传统习俗,又融入时尚的创新科技,令古老走在了时尚的尖端。
其次,近来热度颇高的“阿尔法狗”也是走在时尚尖端的古老之一。其运用了中国古老而又高深的象棋元素,并结合智能化的互联网科技进行人机比赛,激烈的象棋比赛吸引全球的目光。令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古老的象棋是那么的高深与有趣,也令不少青少年跻身于学习象棋的行列之中。更重要的是,“阿尔法狗”运用的高科技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令古老与时尚相互融合,令古老走在时尚尖端。
中国本是个文明三国,其古老程度更是在世界中名列前茅,而中国古老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甲骨文表情包、微信红包、“阿尔法狗”皆是再好不过的示范。这告诉我们,传承古老不一定要完全照搬硬套,只要掌握其核心,并运用现代科技加以创新,就可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古老与时尚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情,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古老与时尚融合于一起,这又将是个美好事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重视传统古老元素,不要一味地、盲目追求潮流,应学习好古典文化和增强自身技能,为令古老走在时尚尖端出一份力。
甲骨文300字篇6
寒假中,我在课外阅读语文报时,看到一些奇异的符号,它们的形状,有点像儿童简笔画,又有点像一年级语文课本里的甲骨文,真是神秘莫测啊!我便好奇地问爸爸和妈妈。他们琢磨了半天也不认识,就让我到国学书法班去问老师。
老师先夸我爱动脑筋和聪明的联想。接着,他告诉我这些甲骨文的年龄最小也有四五千岁,有的甚至八千多岁了。看到我惊讶地伸了伸舌头,他就慢慢地对我讲起了甲骨文的故事:“人”字的起源是象形,“”表示成年人侧立的`样子。“”是会意,字形表示一个人跟从另一位人行动,所以字音读“从”,而“”的含义则是两人并肩行路,读作“比”,古人有“比肩”的说法。“”是两人背靠背,表示方向“北”;“”是成年人正面站立在地上形象的。“保”的甲骨文含义是遇到危险时,成年人把孩子保护到身后,最先的写法是“”,它体现出我们祖先对下一代的大爱……老师一边讲解说着,一边写画着甲骨文,渐渐地我入了迷。
突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字,让我猜。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我很快猜出左边的偏旁是“人”,右边的偏旁象小树,灵机一动,我跳起来喊道:“休息的‘休’字!”老师对我竖起了拇指。我心里浓浓的兴趣又多了一份蜜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晚霞好像对甲骨文也产生了兴趣,从窗口悄悄地探进头来偷听。这时妈妈喊我回家吃晚饭,但是,我满脑子都是甲骨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创作了那么多宝贵财富留给后代,我们应该怎样呢?
甲骨文300字篇7
我参加了山西博物院举行的“识文刻字”活动,那里的老师教我们识刻甲骨文。
甲骨文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与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在认识了“日”、“明”等十几个甲骨文后,我们开始学刻字。
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硫酸纸,并让我们自己选字。我选了“日”字。甲骨文的“日”字,笔画简洁,一个圆圈中加一点,像一只眼睛,很有神采。跟着老师的示范,我用铅笔写下“日”字,然后将硫酸纸翻转,根据书写的印记,在纸张的背面将字描绘出来。
接着,老师又发了蓝印纸和石印,让我们印字。老师示范着将长方形的石印放在桌面上,刻面朝上,再用蓝印纸包裹住刻面,最后将硫酸纸覆盖在蓝印纸上,并把描好的字放在蓝印纸中央。“大家注意,硫酸纸应该背面朝上,否则印在石印上的字是反的。”我们手握铅笔,小心翼翼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在硫酸纸上仔细描绘。
可以刻印了。我们将石印固定在木制的小印床上,拿出刻刀,准备动手。老师指导说:“大家可以用握毛笔的方法握住刻刀,刻字时,刻刀要使劲下压,这样刻痕才深。”我握紧刻刀,慢慢用力下压,石印上留下了一条浅浅的划痕。手腕继续用力,划痕不断交深,几分钟后,我的额头上冒出几滴汗珠,石印上的甲骨文“日”字逐渐清晰。
蘸上印泥,使劲一压,一个红色的阴刻甲骨文“日”字,跃然显现在纸上。看着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一上午的时光飞逝而过,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院。
[编辑的话]
正如习作所表述的,“甲骨文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从它一步步发展演变而来的。本文作者“识刻甲骨文”,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了一次亲密接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习作中,小作者把识刻甲骨文的过程写得很详尽,让我们看到了识和刻的全过程。但编辑却有点遗憾地感到,这过程似乎并不十分清晰。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小作者在两个关键部分表达得不够清楚。一个是第三小节中的“用铅笔写下”,究竟写在了什么地方呢?没说明白。另一个是第四小节中的“把描好的字”,这字是描在什么东西或地方上的呢?这两点说清了,遗憾就不会有了。
甲骨文作文
甲骨文里藏着许多宝藏,这一次,让我们跟随这些古汉字的足迹探寻兵器的秘密。
是甲骨文的“父”字,很像一个人手持石斧的样子。“父”其实是最原始的石器武器。在原始社会,男子拿着这个被打磨得非常尖锐的“父”去狩猎,看准了一头野兽,就甩过去,这种石头非常坚硬,运气好的话就能把动物砸晕。后来“父”也代表古人种地的.工具,使用工具的人大部分是男人,所以也代表男性地位。“父”后来代表父亲,其实也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变革的证据之一。
再来看看“斤”字,它的外形非常形象,很像一把斧头。因此“斤”用作动词时,意思为砍削、砍杀。现在“斤”常常用作量词,是重量单位,如一斤肉。
“父”算是一种斧头,“斤”也是斧头,可见“斧”更是一种厉害的斧头了,称得上古代的升级版武器。
石器的打磨畢竟是个体力活儿,除了打磨石头,我们的祖先还是会利用树枝来做武器的,比如“干”字,原指一种武器,形状像叉子,可以很容易叉住对方的脖子,它的主要用途是抵御敌人或者野兽的进攻。“干”在古书中还指代盾牌,比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人们还用词语“干戈”指代兵器,用“大动干戈”表示发动战争。
当然“干”是一种简易版武器,攻防能力都比较弱,高级版是上面这个字,明显比“干”字增添了战斗力。这种武器呈“Y”形,左右分支分别绑上石头,攻击起敌人来更添胜算。
分享于2024-08-20 15: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