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作文600字
审题作文600字篇1
半命题作文是近几年来兴起的颇受考生欢迎的一种题型。它介于命题与自拟题之间,取材范围广,学生有话可说。它的外在形式是,一半题目已经命好,而另一半题目则空着,常以、“……"、“——”等符号表示,要求考生先填空完成题目,然后再作文。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不加限制的部分,写自已熟悉的、确有感受的、符合命题要求的材料。写好这种题型的作文,关键在空缺着的那半个题目上。这半个题目填好了,审题任务也就完成了。可见拣选填空的过程就是审题的过程。这种作文拣选填空,有两种情况。
一是命题者已经罗列了一些选项内容,这些内容一般在题下“要求”或“提示”中摆出。考生可直接选用,择一入题。例如1994年陕西渭南地区的作文题《我爱好……》在“要求”中就给考生提供了五个选项:“书法、绘画、唱歌、种植、饲养”等。为拟题严密,也为进一步拓宽考生思路,有时列项后面还有省略号或“等”字样,意在启发引导考生自由填写,联想新的内容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从所列选项中择一填空作文,因为所列项目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考场时间有限,重新拟项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造成题目语病。审题填空时,要对所列各项进行逐一排队,联系自已的生活实际,选填那个最适合自已、写、最容易写出新意的一项。而且,一旦选定,就不要犹豫,应抓紧时间作文。
二是拟题中只规定填空要求,不具体拟定内容项目。这就要我们临场发挥,首先要联想出若干填空项目。然后进行逐一推敲揣摩,最后选定一个最恰当的填空成题。例如199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忘不了》,题后只有一个概括笼统的要求:“根据自已的构思把题目补足。”填什么,补哪些内容,全靠考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如“那一天”,“那堂课”,“那张照片”,“那份情”,“那个夜晚”,“那次考试”,“那回争执”等等。因为是“忘不了”带有回忆性,带有“那”字。将这些项目内容联想出来,选填审题也就不难了。
审题作文600字篇2
用作题目的文字,毕竟是有限的,实际上,有不少题目含有题外之意。这些题外之意,我们把它想出来,放进题目中,就是增加信息法,也是一种很巧妙的审题方法。增加信息,使题目表意更具体,更完善,宽题变狭题,从而降低审题和写作难度。
增加信息的位置,要因题而易。可以加在题首,如1994年江苏省苏州市作文题《心愿》,可在前面加上“我的”、“美好的”等,构成《我的心愿》和《美好的心愿》,一是加对象,二是加性质;也可以加在题尾,如1991年湖南省中考作文题《同学,你不能这样》,可在后面加上“固执”,“自悲”等,构成《同学,你不能这样固执》和《同学,你不能这样自悲》,都加贬义词,带有劝告性,也都是写作重点;还可以加在中间,如1993年四川省中考作文题《母亲的爱》,可在题中加上“溺”、“挚”等,构成《母亲的溺爱》和《母亲的挚爱》,一反一正,使“爱”的特点具体明显,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增加信息的内容,同样要因题而易。可以加进有关要素,如1994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书包》,加时间,《今天的书包》;199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掌声》,加地点,《教室里的掌声》;1992年四川省的中考作文题《雨中》,加人物,《雨中的我》;199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课后》,加事件,《课后嬉戏》。也可以加上写作重点、写作角度、写作频率、写作动机等等,如199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压岁钱》,加重点,《压岁钱的风波》;1992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我成长中的一件事》,加写作角度,《我成长中的一件小事》;199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成功的喜悦》,加写作频率,《一次成功的喜悦》;1991年贵州安顺地区中考作文题《友谊》,加写作动机,《友谊颂》。
运用增加信息的方法审题,不同的考生增加的内容也不同。同一个题目,我加“重点”,他加“频率”,你可能加“要素”。这是由于考生阅历长短、家庭情况、认识深浅、生活习性、知识状况、交往关系等方面千差万别所致。如199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在温暖的集体里》,可以增补为《在温暖的集体里成长》、《在温暧的集体里转变》、《在温暧的集体里追求》、《在温暧的集体里竞争》等等。每个考生,都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自已体会最深、最容易写好,最有话可说的信息加进题目中。
审题作文600字篇3
【材料】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那人顿悟。还有这样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
请理解材料,焉一篇木少于 800 字的文章。体裁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 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材料】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陶醉。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 “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玫瑰回答: “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
仙女继续问: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 “上苍给了我刺。 ”
仙女说: “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 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分析】
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中的仙女如一位心理医生,为玫瑰医治心里的创伤。仙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言语中多有褒扬,使玫瑰易于接受,心情舒畅。
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生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天为自己的短处而悲 伤苦恼,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带着自信上路,那么他将会有一路的收获,他将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春天。
基于此,文章的写作角度可定为:
1、用你的长处享受人生 2、而不要整天为弱点烦恼 3、带着自信上路 4、发挥你的长处 5、要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人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请以“用好人生的加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意在告诫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条件,用心用智慧去经营、创新,挖掘潜在的价值。一言以蔽之,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尽的价值。只要紧扣“人生的加法”,来阐发议论,分析说理即可。
审题作文600字篇4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下文例题中将不再赘述这一基本要求)。
目前,学生在材料作文中的突出问题是:误把新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不注意二者的区别;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偏离题意;对两则及多则材料不知如何归纳概括,常常顾此失彼。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审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多则材料类作文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准确把握题意的能力,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多则材料类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测试卷,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实践证明还是有针对性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一、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一: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以上文字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例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①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②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③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④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⑧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⑨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⑩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审题作文600字篇5
小升初作文审题训练之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
“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
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
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小升初作文审题训练之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
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
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
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
“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
“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
“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
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
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审题作文600字篇6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二是题下“要求”。所谓认清“要求”,就是对题下“要求”进行全面认识,逐项分析理解,并在写作时遵照执行,这是动笔之前不可缺少的一个审题步骤。“要求”认清了,可以避免疏漏。
中考作文题中的“要求”有如下四种:
一是体裁要求。有的限得很死,如1990年浙江宁波市中考作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其他文体一概排斥,别无选择。也有的要求比较宽松,如1991年贵州安顺地区中考作文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言下之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可以写,选择的余地就很大。但不管写哪种体裁的作文,都必须明确,既要按规定体裁行文,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二是拟题要求。要考生自已命题,有两种情况:①供材料作文拟题,如1991年四川省中考作文题,先提供简短的材料,然后提出“要求”,第一点就是“自已给文章加标题”。②直接要求考生拟题,但有一定的提示或限制,如1991年上海作文题,“但必须包含‘我’、‘第一’这两个词”。这就是限制,考生拟题时,一定要照此去做。
三是字数要求。文章的字数是与文章的内容相适应的,能否按一定的篇幅完成作文,也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点方面。该长不能长,说明考生思路不畅,文字表达能力差;反之则说明考生概括提炼能力弱。所以,字数要求,是每年每个省市中考作文题中都有的。大致有四种类型:①最小极限要求,如1994年云南省中考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多者不限。②极限要求,如1991年贵州遵义中考作文要求“字数在500以内”,不得超过。③区间要求,即字数在两个极限之内,如1993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不超过700字”,相差200字,约束并不太严。④伸缩要求,即多少字“左右”,如1994年江苏徐州中考作文要求“全文600字左右”,既可以600字以上,也可以600字以下。但不管哪种要求,要掌握这样一个总原则,中考大作文要在400字以上,700字以下,因为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初中生的作文“五六百字”就行了。
四是保密要求。中考保密性很强,而作文常常要涉及一些人名和地名等,不加限制,容易泄密,所以这种要求无论对阅卷教师还是考生,都是必要的。这类要求,常常以或“△△△”或“ABCD”代替人名和地名。我们作文时,必须按要求行事,不可有意无意地泄密。
审题作文600字篇7
话题作文实质上是材料作文的的一种类别,它同样是通过引用材料来生发出写作的话题。因此,按话题作文引用的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来分类,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假设情境式。这是指作文试题为学生假设一种写作情景,要求学生写出置身其中的见闻、行为和想法。写这类作文应注意几点,一是要研究“情境”。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都不应忽视,因为它们往往是叙述故事,描写场景,刻画人物必然涉及的重点。二是要展开想象。想象是对情境的延伸、补充和丰富。它可以丰富故事内容,虚拟场面情节,充实人物思想。记叙要自然流畅合理;描写要做到细腻、准确、深刻。
(2)触发想象式。这是指作文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触发点,学生根据这一触发点,全面展开想象,构思作文。写这类作文题,一是要先想一大片,尽量拓开自己的思路;二是要能变抽象为具象,把要表达的思想演变成一个具体的故事;三是想象的内容要力争新颖、独特,充满个性。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引导学生关心未来世界,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象力的开发,具有创新的意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大胆而新颖的想象作文题。
(3)暗示寓意式。这是指作文题的材料是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字或者是一则寓言故事,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寓义,展开话题写一篇作文。这类作文题比其它类型的话题作文题难度稍大一点。它要求学生一要读懂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将其观点向现实引伸,能够从动物看人物,从自然看社会,从平凡小事看出人生大道理,让哲理和思辨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4)展示议题式。这是指作文题仅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谈论的议题,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去确立主题,选择材料,构思作文。这类作文题的特点是:审题难度低,提示语仅是限制范围和提示重点;提示语也仅是学生作文的一个“由头”,不必死扣“材料”的论点,只要在提示语的范围内,是非成败,任由评说。作文题十分开放,它要求学生写出个性,写出特点。如果说按僵化的套路来写,必然难以得到高分。每个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自己的“个性”来。
审题作文600字篇8
作文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的时候占有的分量是很大的,有的时候高考作文会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有的人会认为命题作文就不需要审题了,其实不然,命题作文也是需要审题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两种审题方法。
1、虚实转换,义理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某年福建卷题目《季节》,“季节”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如“收获的季节”,“特殊季节里的故事”等;虚指时,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
2、添加因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因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缩小题目的外延,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是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对于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可以采用上面两种方法,根据不同的题目采用恰当的方法,然后确定自己的一个中心思想,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获得作文的中心。
审题作文600字篇9
中考命题班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作文审题技巧,认清“要求”法。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二是题下“要求”。所谓认清“要求”,就是对题下“要求”进行全面认识,逐项分析理解,并在写作时遵照执行,这是动笔之前不可缺少的一个审题步骤。“要求”认清了,可以避免疏漏。
中考作文题中的“要求”有如下四种:
一是体裁要求。
有的限得很死,如某年浙江宁波市中考作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其他文体一概排斥,别无选择。也有的要求比较宽松,如某年贵州安顺地区中考作文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言下之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可以写,选择的余地就很大。
但不管写哪种体裁的作文,都必须明确,既要按规定体裁行文,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二是拟题要求。
要考生自已命题,有两种情况:①供材料作文拟题,如某年四川省中考作文题,先提供简短的材料,然后提出“要求”,第一点就是“自已给文章加标题”。②直接要求考生拟题,但有一定的提示或限制,如某年上海作文题,“但必须包含‘我’、‘第一’这两个词”。
这就是限制,考生拟题时,一定要照此去做。
三是字数要求。
文章的字数是与文章的内容相适应的,能否按一定的篇幅完成作文,也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点方面。该长不能长,说明考生思路不畅,文字表达能力差;反之则说明考生概括提炼能力弱。所以,字数要求,是每年每个省市中考作文题中都有的。
字数要求大致有四种类型:
①最小极限要求,如某年云南省中考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多者不限。
②最大极限要求,如某年贵州遵义中考作文要求“字数在500以内”,不得超过。
③区间要求,即字数在两个极限之内,如某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不超过700字”,相差200字,约束并不太严。
④伸缩要求,即多少字“左右”,如某年江苏徐州中考作文要求“全文600字左右”,既可以600字以上,也可以600字以下。
但不管哪种要求,要掌握这样一个总原则,中考大作文要在400字以上,700字以下,因为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初中生的作文“五六百字”就行了。
四是保密要求。
中考保密性很强,而作文常常要涉及一些人名和地名等,不加限制,容易泄密,所以这种要求无论对阅卷教师还是考生,都是必要的。这类要求,常常以“”或“△△△”或“ABCD”代替人名和地名。
同学们写中考作文时,必须按要求行事,不可有意无意地泄密。
审题作文600字篇10
中考材料作文试题,一般包括材料、题目、要求或提示。材料和题目之间的关系要理清,以形成明晰的条理。这种作文试题所显示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论点与论据式。它的特点,题目往往是中心论点,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所在;如果没有题目,自拟之题也是论点。材料是论据,当然,还可以在材料之外再增补一些论据,但应以所供材料为主要论据。例如1992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为振兴中华自觉磨练》,题目即论点,观点鲜明。所供材料有两个:一是南京小学生“注意到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已”,二是日本幼儿园让孩子“在严寒醋暑中活动”。这两则材料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
二、作文与提纲式。所供材料是作文的提纲,相当于写作的层次大意,它既是作文标题中的“目”,又是行文操作时的“纲”。例如1991年贵州六盘水市的中考作文题《王新进步记》。题下提供的材料是:王新,“初二年级,表现不好;初三年级,表现很好。”不难看出,这个试题中的题目与材料之间就构成了纲目关系,宙清了这种关系,写作时要在“目”上做文章,进行添枝加叶,但要始终扣住“纲”,写出王新的“进步”过程。
三、启发与联想式。所供的材料具有启发的特点,意在点拨考生联想的智慧,让他们由此及彼,由点到面,进行拓宽、加深。例如1994年贵州黔东南州的中考作文题:“学生生活是长长的胶卷,你和你的同学,你和你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上面感了光。请想想那已经逝去的初一、初三,乃至刚刚结束的初三吧——那上面记载着你这些年的渴望和迷惘,记载着你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留下你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请截取你初中生活的一个或几个片断,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到800字的文章。”它融材料、题目(自拟)和要求于一炉,启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供联想的方面很多,审视题目,明确了关系,拟题写作也就顺手了。
四、前提与延展式。所供的材料是基础,是前提,要求考生所写的作文是延续,是伸展,实际上是续写。例如199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先提供一篇名为《伞》的短文,文末一句是文中人物伟伟“转回身,朝自已家走去……”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短文的情境,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审这种题目,就是审思原材料的发展和延伸,意在保持续写与材料的一致性。
审题作文600字篇11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请以“用好人生的加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指导】
这则材料意在告诫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条件,用心用智慧去经营、创新,挖掘潜在的价值。一言以蔽之,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尽的价值。只要紧扣“人生的加法”,来阐发议论,分析说理即可。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扬长避短”有三层解释: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第二层解释,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其中一层解释,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指导】
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第一步,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范围;第三,选择文体,拟写作文。
【材料】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 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 ,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立意指导】
审话题:可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过’ ”角度立意。材料提示了“错过”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美景应珍惜,不应错过。美景错过了没关系,但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错过也是一种美丽,成就另一番人生。可从这三方面立意。导语提示应写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情感真挚。
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 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审题作文600字篇12
写作指导浅谈作文审题技巧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审读作文题目能够帮我们确定文章体裁,划定取材范围,掌握写作重点,不至于写跑题或写偏题。审题稍有偏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究竟该怎样审题呢?
一、总体认知法
审题要做到全面、认真。题目中的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在审题时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题目下面的附带说明、要求,甚至连题目的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否则,就可能出偏差。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有可能跑题,所以审题要对题目全面地进行分析。
二、捕捉题眼法
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一个宽容的人》,“宽容”二字,要求所记叙的人物的思想、言行应宽宏有气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题眼。但是有时也有谓语中心词作题眼的,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在进行写作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捕捉题眼。倘能就文眼问几个“为什么”,往往“别样的风景”会扑面而来。审清文题的关键词,捕捉住了题眼,将使你的写作更有的放矢。
三、题意引申法
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如文题《花开的声音》,“花”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花,也可以是想象中的花,如爱心之花、友谊之花、文明之花、青春之花、廉洁之花、诚信之花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字面意思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如《小草》《春雨》《落叶》等,这类自然景物往往与人的某种主观感觉相契合,形成某种对应关系。
这些题目,灵活性很大,题目的范围相当宽泛,要借助联想,把握它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例如以《路》为题,既可以写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其引申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自学成才之路,艰苦创业之路。因此,碰到这一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就要通过联想等手段,深入挖掘它的引申义或象征义。
四、填补标题法
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命题者有意藏头隐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尝试把话题缩小并具体化,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限制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范围明确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多了。像这类题目还有《手》《选择》《歌声》《变化》等。这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把握,可先将这类比较大、比较虚的题目化为小而具体的题目,就比较容易下笔了。
审题的方法很多,在写作实践中要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以便使审题做到“能放能收”。首先是放眼看题目内容,抓住题目核心多问几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把握写作重点。例如:以“选择”为话题,就要想一想是谁的选择,什么样的选择,为什么这么选择,这一选择彰显了什么精神;其次是从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点”切入进去,集中笔力加以突破。(范文网www.chinesejy.com)例如:以“门”为话题,头脑中会闪过家里的门、学校的门、商店的门、足球球门、还有国门、心门,然后细想一下,哪一种门有话可说。也许这个“门”曾让你喜让你怒让你忧,曾牵动你的魂魄不知多少日子,它是别人所没有面对过的.没有体会过的。找到了这个“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然后认真进行构思.用巧妙、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相信学会快速、全面、准确审题的你,作文水平会大大提高,审题技巧这把钥匙将为你打开写作的大门。
审题作文600字篇13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作文《触动我心灵的风景》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候,风景也是有颜色的。这些颜色可能不是风景本身的色彩,而是我们面对这些风景时的心境。面对初春新开的小花,心中便弥漫着紫罗兰一样梦幻的色彩;面对远山葱茏的景象,心中便盛开着轻快的明黄色;面对古镇中错落的民居,心中便泛起褚石色悠悠的浪花……
而当我面对这抹深沉的朱红时,竟觉得自己如一颗宁静的尘埃,南风自来,我便飘向澄澈碧空。
深山藏古寺,沿盘山公路循山而上,竟在山腰处寻得一处古寺。古寺不大,正如同嵌在山间的一块璞玉一般,不易察觉,朴实无华。抱着随意看看的心态,下车循着密林间的小径入寺。小径曲折,还有落叶点缀其上,平添一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远而当我面对这抹深沉的朱红时,竟觉得自己如一颗宁静的尘埃,南风自来,我便飘向澄澈碧空。
深山藏古寺,沿盘山公路循山而上,竟在山腰处寻得一处古寺。古寺不大,正如同嵌在山间的一块璞玉一般,不易察觉,朴实无华。抱着随意看看的心态,下车循着密林间的小径入寺。小径曲折,还有落叶点缀其上,平添一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远意境。朱红的寺门敞开着,里面似乎也没人,实在大大不同于南普陀的人来人往,这竟令我有了些许小期待。踏进寺门,举目四望不见人,只有殿前香炉中袅袅青烟不绝,诉说着清冷与空寂。殿中佛像高大威严,令人不禁萧然起敬。虽都是佛像,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却慈眉善目,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手持净瓶。细细看去,虽形态迥异,但总是少不了眼中的一份孤寂。是的,是孤寂。少时总觉得天上众神,当是快乐无比才对,而今却发现,原来长生也是劫,空虚而寂寞。正兀自胡乱思索着,却忽然闻得悠然钟声入耳来,一声一声,深远宁静,沁人心脾。钟声千回百转,在山谷间不绝回荡,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在这梵音中变得很轻很轻,仿佛洗净了所有喧嚷与尘埃,随着寺中之音,轻轻震颤,在南方中梯云步月,直向九霄。
携满袖檀香,迈开轻盈的步伐,沿着曲折的小径回到公路旁。门里门外两重天,门中宁静致远,门外尘嚣不绝。回望古寺,云缠雾绕,恍惚间只有一抹深沉的朱红,在我素宣一般的心中晕染开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次深山古寺行,我满载一箩筐的宁静归去。日升青烟,山涧晴岚,身后仍是梵音悠远,为归去的我送来朱红色的思绪;俗世纷扰,红尘辗转,惟有这宁静将滤去我心中所有蘅芜,还我一方澄澈天地。
审题作文600字篇14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的生命总是在“完成”和“未完成”的状态中行进。回家卸下行囊,是一次旅行的完成;高中毕业,是一段学业的完成;书稿付梓,是一次写作任务的完成;走进婚姻,是一段恋爱的完成。但我们又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完成”。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未完成”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1
“完成”与“未完成”是人生的两种生存状态。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完成”只是短暂的、相对的,而“未完成”是永恒的追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永远做不完,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积极进取。同时正确认识“完成”和“未完成”也保持平和超脱的心态。
材料解读2
对于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探讨完成与未完成的辩证关系,体现哲理的思辨;可以从完成的角度谈完成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创造发明,改革创新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从未完成的角度谈其蕴含的完美,如有些创作,事业等因其未完成而成其美。这需要我们有奋发昂扬的斗志,乐观向上的心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进人类向更高目标前进。
原题: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是‘未完成’呢?”
材料中“高中毕业的你”提示作文时考生写作时应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去阐述“完成”或是“未完成”。
原题: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是‘未完成’呢?”
“生命中”,提示写作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站在高中毕业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高中的学业‘完成”了,但是为人的学习还“未完成”;也可以理解为一天的作业“完成”了,但学习的目标还“未完成”;还可以理解为花季、雨季“完成”了,但是人生还“未完成”……
原题: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是‘未完成’呢?”
材料中“或是”提示立意的角度可以是围绕“完成”来写,也可以围绕“未完成”来写,还可以辩证的讨论“完成”和“未完成”的关系。
能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阐明材料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整体或一个角度提出明确的观点。
例如:
完成是下一次未完成的开始
人生永无止境
完成,并非结束
但有进兮不有止
享受未完成到完成的过程
未完成是前进的动力
放下完成,轻松前行
珍惜人生的完成与未完成
挑战未完成,充实这一生
未完成方为人生常态
人生没有完成时
阅卷中注意行文中由材料引出观点后撇开材料空谈概念的现象
例如:
完成,不拖延
不完美的完成
完成或未完成在于自己的抉择
残胜于全(完成理解为完美,未完成理解为残缺)
尽己之力,为之最好(完成或未完成取决于态度;完成是对自己的负责;没有全力以赴的完成是不完成)
远离材料,转移论题,观点与材料主旨无关。
成长
何必完成
勿苟求完美
得与失
过去与将来
做事须有始终
文体特征必须明确:
记叙文——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并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议论文——具备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审题作文600字篇15
开封市五中李念军
杨惠之和第三个学习绘画的人的作法,容易理解。难以理解的是:丁托列托为什么在别人认为他的绘画不值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却能卖的价钱更高?这说明:别人的评价并不一定准确。要准确审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丁托列托、杨惠之和第三个学习绘画的人三个人的异同。三个人的相同点,在于都能认真对待别人的批评。听了别人的批评之后,所不同的是,丁托列托“仔细掂量”,认真对自己的绘画研究、反思,客观地评价,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杨惠之“轻轻地将画撕毁”,说明他也经过了深思,他选择的是“只要你说的对,我就改正”。而第三个学习绘画的人顺随的却是“人与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缺少自己的思想,缺少自己的判断。别人的批评,也许完全是信口开河,随便说说;也许是见多识广,一语中的。关键是听者,听了之后,是认真研究、反思,然后正确对自己评价,还是听之信之,不假思索,就改变了自己。由此可见,这个作文题就是要求写如何对待批评的。“听人劝,吃饱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批评、建议。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并不一定在什么时候都对。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思想,还要会走自己的路。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一般来说还是自己。例如,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找什么样的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我们应该多听听家人、朋友的分析、建议,但是归根结底,最后的还是要我们自己做出决定,而且别人一般来说也是不愿意为我们做出决断的。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发展,也是这样。听取别人的意见,向别人学习,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战略。与此材料相关的例子:一位着名演员将演出时,徒弟提醒他鞋带开了,他立刻系上了鞋带。徒弟离开后,他又解开了鞋带。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要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人,这人已经累的无力系鞋带了;如果告诉了徒弟,徒弟就会认为自己多嘴,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给自己提意见。这是正确对待批评的例子。在鸿门,项羽将要进攻刘邦的军队,项伯劝张良和自己一同逃跑,张良不是随之开溜,而是思虑之后,建议刘邦向项羽谢罪,从而挽救了刘邦,自己也建了一大功。郭沫若的剧本有句台词“你是无耻的文人”,一位演员认为“是”应该改为“这”,郭老称赞这位演员为自己的“一字之师”。但是,郭老后来又将“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却是深思不够原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着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当代着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出售。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作文600字篇16
从此,这一精美的动作便深入了我的记忆宝库。多感人的一次回头!
终于,我彻底领悟了:我不是缺少父爱,而是缺少发现,那烟味充满浓香,那回头充满深情。同时我也理解了父爱: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父亲冷淡的外表里装的是颗赤热的责任心,是颗真诚的爱子之心。(套用“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自己的感悟,意蕴丰厚。)
试问父爱今何在?尽在一缕浓烟中,尽在回头一瞬间。(设问结尾。)
【亮点解读】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定格镜头,抒写大爱
本文紧扣理解并歌咏父爱的主题,瞄准了父亲“默默抽烟”和“送儿上学”这两件事,从生活细节表现了自己从不理解到理解父爱的过程。语言细腻感人,情节微波荡漾,让人对父爱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总之,文章切题与考生认真审题是分不开的。
【临阵拆招】
针对一道“锁”的命题作文,请你做以下审题演练。
(1)至少写出两种“锁”可能具有的比喻义: 和 。
(2)某同学想出了以下构思,但还是不够完整,你能帮帮他吗?
a.写一篇说明文,从锁的历史、种类、材料、功能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下笔。
b.以“锁”为物线,记叙一个与“锁”有关的故事。
c.利用“锁”的比喻义,去构思一个交际故事,情节大致是:
d.
e.
【温情提示】思路可以开放些,比如从科幻、小说、议论文等方面构思也可以哦!
分享于2024-03-19 12: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