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征文600字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1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2
荷香暗度又端午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
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首开新诗体——《楚辞》,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他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
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以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为己任。
当他的祖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他悲愤难捱,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屈原的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诗歌让人在节日的扼腕叹息中多了一份怀念。
唐代褚朝阳也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尊敬与纪念。
而民间的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一种遍布全国的文化习俗。
流传至今的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活动。
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江河荡舟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故称“赛龙舟”。
而“吃棕子”,则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演变为现在的每逢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也。
“赛龙舟”和“吃粽子”,说明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认同。
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表达对优美诗歌、伟大诗人崇高敬意的一个节日。
感时怀古,抚今犹叹!伟大的诗人虽然在行走在遥远的古代,但他的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壮丽辉煌的诗篇,却穿越的时空,以一个浓郁的民族节日的形式,与我们相连千秋万代。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穿越千古的荷风又吹过屈原故里,田野,麦黄杏熟,河畔,棕叶飘香。
一个与诗歌有关的节日——“端午节”,又在疏疏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中向我们走来。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3
端午节快到了,姑姑告诉我,端午节是纪念一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一个叫楚怀王的坏国王不听劝告,楚国给秦国消灭了,屈原很难过,就投江自杀了。
人们知道后,派了很多船只去捞他,但是都找不到,因为大家不想他的身体被鱼吃掉,所以呢,就扔了很多粽子到水里喂鱼。
于是,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
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难过,屈原不该自杀的。
姑姑说,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
大家说是吗?
祝老师和同学们端午节快乐!记得吃粽子哦!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4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许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许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接着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5
张宋庄的端午节
端午节。
印象中,它并不像其他中国传统节日那样给人一种节日的感受:它没有那种节日的喜庆氛围,还有一些地方根本不过端午节。
或许过节日,也只是一种寄托而已。
我来自农村,我的家乡——河北省清河县张宋庄,一直在默默地过着这个节日。
家乡人一般不说“端午节”,而说“五大五”,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
小时候不知道这个节日与一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更不懂得其背后深沉的历史内涵,只知道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要吃粽子——就像中秋节要吃月饼一样。
它没有那么隆重,也没那么热闹,但是一直延续着,村子里的庄稼人没有丢掉它。
如今城市里,每到端午节,商场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粽子礼盒,动辄好几百块钱一盒,包装很华丽,味道却和普通粽子没什么两样。
在家乡,各家各户都是自己包粽子,很少有人去买粽子,因为感觉买的既不如自己包的实惠,也不如自己包的好吃和卫生。
一般是在离端午还有几天的时候,就从集市上买来粽子叶,以及糯米、蜜枣、豆沙、红糖等食用材料,而在端午的前一天开始包粽子,往往都是包一大锅,要吃好几天才能吃完。
当然,并不是把粽子当做主食,而是只把它们当做吃饭之余的一种小吃。
吃完粽子后,粽子叶一般不扔掉,泡到水里,最后洗干净整理好,来年再用,直到不能用了为止。
农村人的节俭意识伴随着节日一代传着一代,或许像屈原一样古老吧!而农村孩子也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
邻里之间,有的人家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包粽子的,别家便会给这家送几个粽子过去。
而到了明年,这家如果包了粽子,也一定会给另外几家回送几个,算是答谢。
农村人,都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记得很清楚。
或许他们不知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典故,但是“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等中国传统美德却在他们最平常的生活中传承下来。
我很小的时候,端午节吃的粽子,基本上都是姥爷包的。
由于姥姥在年轻的时候就病逝,姥爷一直很勤劳,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而且做得也很好。
姥爷包的粽子很好吃。
基本上每年过端午,姥爷都会送好多粽子给我们。
后来姥爷去世了,母亲就开始自己包粽子,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很熟练,后来也就包得像姥爷那样好吃了。
如今每逢过端午,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蜜枣的、豆沙的、红糖的、糯米的、小米的,美味极了。
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那时端午节还没有统一放假,很多时候都是端午节过去几天后学校才放假。
母亲每次都会为我留一些粽子,有时候还会再包一次。
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我还会插手包上几个,但是包的不好看,母亲就不让我继续包了。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母亲包粽子的样子,坐在她旁边,看她一个一个把粽子包好。
我知道,母亲包粽子应该很累,因为包粽子是一种很重复的工作,一个一个的包,揽叶,放米,捆线,系线,步骤繁复。
但是她也一定很幸福,因为粽子里包裹的不是别的,正是她作为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
从2024年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下,端午节开始统一放假。
这不仅解决了很多人回家吃粽子的“难题”,还是我们对包括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重视的表现。
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危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失去了它,就失去了维系古人与今人的那一脉生命之根。
一个人,会因为有自己的文化而更加幸福;一个国家,会因为有自己的文化而更加进步;一个民族,会因为有自己的文化而更加自信。
张宋庄的端午节,还是那样安静地过着。
或许,我们过的不是节,而是对生活的感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好梦想的期盼与追逐。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6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
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
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
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别的国家去申报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弘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我国五大节日之一,可今天,我却被妈妈打了一顿,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妈妈给我了1元钱,让我买早点,并且要补回5角钱。
晚上,我刚要睡觉,妈妈突然问我5角钱怎么没给她,我想:怎么办?我那5角钱已经买笔了。
怎么办?怎么办呀?我吞吞吐吐的说:我的钱......老师借去买早点了。
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 你给哪个老师的?明早我们一起去问一问,一定的,我一定要去问个清楚。
我想:明早怎么办呀?我只能求求上天了。
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晚上连觉都没睡好。
今早我想:妈妈应该忘了这件事了吧?可是,妈妈不但没忘,还硬拉着我去问清楚,我想:如果不去的话,我可能又要被妈妈美美实实的收拾一顿了,可是,老师跟本就没问我借钱啊,怎么办。
眼看妈妈正在找东西打我,我只得央求妈妈: 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撒谎了,请你原谅我吧,我真的不敢了. 妈妈却不听我的话,到厨房去了,并且把我的书包锁了,说: 除了我可以打开门拿她的书包以外,谁也别想开开这个门(暗示爸爸不能开门)。
我又到了厨房,爸爸也跟着我来了,我跟妈妈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妈妈还是怀疑我买了东西吃,因为我平常很喜欢拿钱去买零食,这都是我平常嘴谗的坏毛病,造成了我的冤案。
这该死的坏毛病,本人正在寻求良方治疗。
端午节作文二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
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
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24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
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
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
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
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
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
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
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
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
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
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
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
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端午节征文600字篇8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来历是这样。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非常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非常伤心,非常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日子叫端午节,每年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分享于2024-05-25 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