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
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篇1
在这里可以采用照相“说”写景作文的游戏,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野外郊游或校园内要求孩子用两手的拇指和中指互相对接成一个取景框。
然后通过这个取景框随意截取眼前的一幅风景图,少事准备后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之描述出来,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触景生情和见图画而知雅意的能力提高很快。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现成的图片、照片来锻炼孩子,操作时最好是教师或家长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孩子尝试,最好采用师生或亲子比赛的方式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
特别注意比赛时为了让孩子享受成功的乐趣而故意输给孩子。
这句话对在任何游戏中都适用。
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篇2
看图写话其实也有技巧的,与篇章作文相似,我们可以指导孩子采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来观察图画并完成写话。
面对一幅图画,可以设置这样几个小问题:什么时间?天气怎么样?什么地方?画中都有哪些人?这些人(或动物)有什么特点(如年龄、胖瘦、男女、长幼关系等)?他们在做什么?认真不认真?通过表情和动作能猜测出他们此时的心情吗?等等。
问题提得越详细,写的句子就越完成。
当然写成书面的文句时不能这样简单地将“答案”罗列出来,而是要进行简单地整理加工,用富有逻辑性的组织方式来安排语言。
如要描写狐狸坐在树下想吃葡萄的图画,下面的“话”就显得杂乱无章:
狐狸有一棵葡萄树 又圆又大的葡萄 它很想吃 它坐在树下
应该将之整理成连贯的句子: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狐狸肚子很饿,它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葡萄园,看到树上又圆又大的紫葡萄,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它坐在葡萄架下想办法。
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篇3
看图说话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疑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复述小故事或者小对话。
教师用自己的一勺水,引出了学生的一桶水,以至无穷之水。
3、 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拓展性看图说话
在看图说话时,教师可以不规定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只提供一个开头:----What can I do for you? ----I’d like some cakes.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可以两人一组,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话拓展开来。
这种练习把学生从书本上引导到生活中来,实现了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篇4
很多老师和家长片面强调“写作文”就是用笔说话的道理,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学生表现一旦不尽人意便大发雷霆认为其榆木疙瘩不开窍,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现在更多的人甚至提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能力为学生引来一河水一江水”的说法。
同样道理,学生要想说出完整而流畅地文句,必须具备足够的语言储备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何况从说到写也并非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水到渠成。
如果您的学生看图写话有困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多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积累优美语言。
如果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老师可以先为其朗读,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的耐心,朗读过程中还要尽量做到表情、动作、声音、情感四部到位,给孩子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仅仅是这些还不够,接下来还要进行插图的研究。
二、研究插图
很多儿童读物都配有精美的插图,与成人书刊不同,这些插图往往与文本内容配合密切,具有很强的互为参照性,平时我们为孩子购买书籍时尽量挑选那些文质兼美的好书,然后指导学生认真阅读。
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观察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文本内容转变为插图的,或者说插图是如何将文本内容表现出来的。
最好是先看文本,理解文意后再看插图,然后划出文本中与插图对应的文句,反复吟诵,互为参照。
通过这样往复不断的练习,学生很快能体会到“一切文字都可以用图画画出来,一切图画都可以用文字或说话来表达”的道理,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往往为老师和家长们忽略。
在头脑中具备一定的文图转化能力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朗读全文本书籍,自己尝试为其配图,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用连环画的形式记成日记,如果每幅画旁再配上几句文字描述则效果更好。
小学生英语看图说话作文300字篇5
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因此如果一堂课围绕几幅呆板的图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此时教师再创设一个与图片类似的情景,配上音乐和道具,学生又可以活跃起来。
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课本第二册Lesson 23时,先呈现一幅动物园的图让学生描述,然后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面墙上都贴上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进行对话。
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到了“Hi. Let’s go to the zoo. What’s this / that? Can you spell it, please? Can you see a tiger over there? Let’s go and see? Good bye!”等语言。
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促进语言知识的迅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