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0
阅读答案0怎么写?下面是我们九月范文网阅读频道给大家精编的30篇关于阅读答案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阅读答案0450字篇1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这幅国画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
(1)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健美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洒脱矫健的白马
(2)联想(第3小节)。
(3)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阅读答案0450字篇2
豁达
①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欢愉,
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面对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豁达的襟怀。
②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箭伤人,它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③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④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碧海蓝天,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成败得失的狗苟蝇营,是豁达。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生存的艺术。
⑤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高尔基曾经说: “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自负的人看谁都不入眼,还谈什么豁达胸襟?《太平御览》里有个“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因为花与容相联。花的美触痛了她的嫉妒心,于是干出蠢事。
⑥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豁达能带给自己快乐,但又无法制止内心的各种猜疑。以致陷入世事纷争而不能自拔,没一天安稳日子。
⑦狭隘的人如何变得豁达呢?首先要多和豁达诚恳之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人之道。 其次,要摒弃各种世俗杂念,并自觉远离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和画面。生活中许多事,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见。要有聋者、盲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当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勃发之声;当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无限的世界美轮美奂。心境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
⑧“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让我们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人。当然虽然豁达宽容是一种美德,但也不应盲目宽容,失去原则,对于那些用心险恶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反击,绝不宽容。鲁迅先生的一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做了很好的诠释。豁达的人也决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悲剧重演。
13.请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⑤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⑧自然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3.(3 分)把人生比作诗、歌、舞台,生动地阐述了世事有浮沉的现象(1 分);自然引出本文的观点:面对世事浮沉想要悠闲自信,我们得有豁达的襟怀(1 分);语言富有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
14.(3 分)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各 0.5 分),引用了高尔基的名言(0.5 分),列举 “‘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的例子(0.5 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观点(1 分),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5.(3 分)不能删(1 分)。这句话是补充论证豁达不是盲目宽容,不是毫无原则(1 分),以防读者误解,体现了议论文论证过程的严密性(1分)。
阅读答案0450字篇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划线的词语。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方出神( )
2、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童趣,语言生动,富于想象。请举例说说本文“趣”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颈,脖子; 树林; 正
2、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3、作者把夏蚊比作群鹤,把瘌哈蟆比作庞然大物,把石头、草比作山和树,富有生活情趣,充满想象力。(意思对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4
父亲的期望
①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②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③不久,我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④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柜台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⑤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⑥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⑦父亲,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期望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这句话。
2.“父亲”“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15个字)
3. 第4段中写父亲为“我”做了两件事,请依次简要概括这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5. 文章最后,破折号后面略去了一些文字。请你替“我”补写出来。
答案:
1.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2.①整天忙碌;②常受人鄙视。或:①生活艰辛,身体劳累;②精神疲惫。
3.(1)父亲给“我”买了鞋。(2)父亲给了“我”钱。(意思对即可)
4. ①为父亲的艰辛难过;②被父亲对自己的关心深深地感动。
5.(不辜负您的期望,)
①一定胜过您,
②更胜过那些嘲笑您的人们。
阅读答案0450字篇5
(三)文言文阅读(16分,11—13每小题3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至合,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差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宫。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
【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思泽。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陟∶登。踬∶跌倒。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
B、犹幸预君子之列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
C、上感悟,遽起遽∶立即,匆忙
D、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左右∶侍从,近旁的人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以中有足乐者以资冥福
C、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命即其家斩之
D、其有疾乎其真无马邪
13、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和"笔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甲文中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乙文中的"笔记"则是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
B、甲文宋濂详细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目的.是勉励后辈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专心治学。
C、乙文朱元璋在孝慈皇后的劝谏下,两次免了宋濂的死罪。孝慈皇后前后两次劝谏的方式如出一辙。
D、甲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对比鲜明,很有说服力;乙文主要通过对朱元璋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的刻画了他复杂的性格。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答案:
11B12D13C
14、(1)如果他们学业有不精通的,品德有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怎会是他人的过错呢?
(2)(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发现)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
阅读答案0450字篇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既加冠( )
(3)听已 ( ) (4)琅琅达旦( )
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计日以还 D.以刀劈狼首
12.翻译下列各句。(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3.读了【甲】【乙】两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赏哪一个?试结合选文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0.(4分)(1)喜爱、爱好 (2)已经 (3)结束 (4)早上、清晨、天明
11.C
12.(6分)
(1)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2)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3)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13.(3分)王冕幼时读书志向坚定,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宋濂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意思对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7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门人弟子填其室( )
(3)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致——取得、买到(2)填——挤满(3)汤——热水(4)腰——挂在腰间
2.(1)(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用意: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收获要点:(1)不求物质享受;(2)刻苦学习;(3)专心向学。(4)物质上不羡慕,更不攀比。(答对其中二点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8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
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1、希望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意思对即可)
2、为了不让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
3、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
4、①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②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4.写屋子里静极了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有什么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2. 逼我用糖果换回木雕。木雕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送给别人。
3.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坚决要我用糖果换回木雕。
4.说明爸爸妈妈和我的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5 .不顾孩子间情谊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会给孩子的成长笼罩上阴影。
6 .因为我知道和万芳之间的友谊,不是能用糖果一类的物质能代替的。
7.作者倾向于我流露出(或认为)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或心情)。
阅读答案0450字篇10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碗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允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未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多角度去领悟,请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本文告诉我们:
参考答案
1、①怜爱孩子,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②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2、(勇于)竞争,(做事)认真。意思相近即可给分,但答“自信”不给分。
3、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事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4、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或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或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从小得经受锻炼/或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或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11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片一样晶莹、一样沁入人的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日丽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机上织的轻绢,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的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和八角形的花,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多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啊?”他乐呵呵地说:“你没有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
我这才注意到山茶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春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荼的骨朵,好一股特别劲!
《山茶花》阅读题题目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繁多而凌乱( ) 赞叹欣赏( ) 晴朗的晌午( )
轻软的生丝织成的绸子( ) 神情姿态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
2.文章可以分两部分,用“‖”在首段标出。
3.划分第一自然段的层次,用“/”标出。
4.第二自然段对上下段起着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用“_____”画出山茶花骨朵特别之处的语句。
6.填空。
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片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________________与山茶花骨朵的________________。
7.“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读了这句话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茶花》阅读题答案
1.色彩缤纷 观赏 晴午 轻绢 潇洒
2.“略”
3.“略”
4.承上启下
5.“略”
6.形状 颜色 花朵 骨朵 美丽 品质
7.“略”
阅读答案0450字篇12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鲍尔吉原野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豪的蒙古男人。这使我对在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蹰。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去纽约当音乐学院当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3 5 5 -│32 1-│23 5 3 │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线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才能有这一切呢?露水、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地挤上眼帘。读安谧的诗集新作《手拉手》,说“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 捧一尾小鱼/ 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去,到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时,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时,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登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的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至今,我的性格仍强悍。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
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涌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却在与你相拥的一瞬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我们似乎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令人欣慰的在于,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因而,我不必为自己难为情了。
16.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怎样理解“让高贵与高贵见面”在文中的含义?(2分)
(2)“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为什么使作者“想起海浪”?(2分)
17.文章第③段有哪些感情让作者流泪?请概括作答。(6分)
18.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4分)
19.作者认为“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请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6.(1)让心中纯真美好的情感(1分)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1分)见面。
(2)二者都很美好而迅速消失(1分),又连绵不绝(1分)。
17.思乡之情(怀念故土)(2)对自然的敬畏(热爱)(3)对纯真美好的怜爱。
18.文章通过对自己以往流泪情状的回忆(1分),及感动的原因的思考(1分),表达了对自己仍有单纯真诚的感动和对美好纯真的珍视(2分)。
19.①由于心中有纯真美好的情感,就能感到自己仍是丰富、真诚的。(2分)
②我认为这个观点很深刻(1分)。人若能超越世俗的存在而丰富自己的情感,那就是高贵而富有的(1分)。
阅读答案0450字篇1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15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
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
③默诵诸经注疏
④。遇故友若
⑤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
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生以乡人子谒余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5)发书详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无奔走之劳矣∕劳其筋骨 B.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或颠坠崖谷∕或异二者之为 D.咨其风土∕咨诹善道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2)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11.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答案:
8
(1)朝廷(2)给予、赠送;(3)拜见;(4)到;(5)打开、翻开
5分(每小题1分。)
考查重点实词的理解。
9
D(询问;A.辛劳/使……劳累;B.得到/通“德”,感激;C.有时/或者)
3分
考查课内外多义实词、虚词的理解。
10
(1)同他议论辩驳,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2分(“辨”1分,“夷”1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句子的理解。
(2)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
2分(“自”、“释”各1分。)
11
B(不是“学习方法不好”,而是“学习不专一”。)
3分
考查课内外文言内容的理解。
阅读答案0450字篇1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主人日再食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艰为概括自己的学习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三个方面的困难?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
8、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做到勤奋刻苦?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
参考答案
5、跑
已经
通肢
每天
6、(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7、无书之难 无师之难 求学之难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阅读答案0450字篇15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答案】
6、(4分)
(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
7、(4分)第1问示例:趣:①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
第2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阅读答案0450字篇16
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柜台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父亲,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8. 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期望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这句话。
19. “父亲”“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4段中写父亲为“我”做了两件事,请依次简要概括这两件事。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5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文章最后,破折号后面略去了一些文字。请你替“我”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 答案: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19. 答案要点:①整天忙碌;②常受人鄙视。或:①生活艰辛,身体劳累;②精神疲惫。
20. 答案要点:(1)父亲给“我”买了鞋。(2)父亲给了“我”钱。(意思对即可)
21. 答案要点:①为父亲的艰辛难过;②被父亲对自己的关心深深地感动。
22. 答案要点:(不辜负您的期望,)①一定胜过您,②更胜过那些嘲笑您的人们。
阅读答案0450字篇17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人几天都没有笑容。
1.第1自然段已用“/”分好层次,请在“花”字前面加上一个字,概括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花
第二层:_____花
第三层:_____花
2.“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和“等到昙花开放的时候”哪个更能体现观赏到昙花开放不容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画线语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养花当然是寻求健康、快乐,文中为什么写伤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嗅 赏 赠
2.第一句话:因为“赶”字有不容易,凑巧的意思,而“等”只是静静地等候,并不需要运气,用“赶”字更能显出昙花开放的不容易以及难得,表现出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以及自豪之情。 (意思对即可)
3.表明自己养花已经有了收获的果实,同时也表明果实被人分享的喜悦。(意思对即可)
4.反衬出养花的重要,因为它饱含着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阅读答案0450字篇18
云,是变幻莫测的。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啊!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哇!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大地一片金灿灿,每一件事物都变成了金色。
暴雨前的云又换了一张脸,变得凶神恶煞。顿时,②天空乌云密布,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忽然,轰隆一声,雷在天空中清晰地闪了一下。过了一会,来了一场倾盆大雨。美丽的云彩顿时消失了,只有一些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不知是谁把墨汁打翻了,害得白云变成了乌云!
不久,天上又出现了迷人的白云。夏天的云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我爱夏天的云!
(1)画线的句子①和句子②,哪一个是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哪几种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云( )的特点。
A、形状多
B、变化快
C、颜色多
(4)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请你按照这个结构,用“//”给短文分段。
(5)全文突出了云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句子①是比喻句,把云比成了小山羊。
(2)短文描写了早晨的浮云、黄昏的火烧云、暴雨前的乌云三种云。
(3)B
(4)第一自然段后画“//”,第四自然段后画“//”,第五自然段后画“//”。
(5)全文突出了云变化多端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夏天的云的喜爱之情。
阅读答案0450字篇19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幺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
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现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
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井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6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
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浙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情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得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有删改)
(三)议论文阅读(见试卷5—6页,完成22-25题)(12分}
2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2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说明理由。(3分)
2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5.结合原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当今中学生应如何增强能力?(3分)
答案:
4.(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5.(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6.(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7.(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8.(3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阅读答案0450字篇20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
(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
(1)“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山光”句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突出园中景物之美,本为园中之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说“山光”窥视园中美景,不但写活了“山光”,增添了情趣,更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美。
(2)幽竹、寒花、新月,幽竹劲节,寒花孤傲,新月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刻画了一个孤清高洁,胸怀澄明的人物形象。
阅读答案0450字篇21
《养花》第一题答案
1、老舍先生怎样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老师来指导:
对养花“乐趣”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浅层次上,最简单的理解是关注养的结果――花色、花香;如果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几个方面去理解,能够体会养花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但仅仅从养花对人的好处土认识,也是不准确的。要体会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情感来叙述养花的过程的。
答案供参考: 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养花还可以增长知识;劳动中体验乐趣;夸花、赏花、赠花收获乐趣。
《养花》第二题答案
2、列出本文的提纲,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安排材料的。
答案供参考:
养花
1、养花目的――爱花 当乐趣 (养花为乐)
2、养易活花――北京气候不好
3、怎样养花――天天照管摸着门道
4、需要劳动――有益身心 (劳动之乐)
5、共享成果――夸花一赏花一赠花 (成果之乐)
6、也有忧愁――菊秧被砸死
7、其乐无穷――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给人启迪)
作者紧紧围绕“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这一主题,选取了正面、侧面,甚至反面的材料,一层一层地写出了养花的乐趣。
阅读答案0450字篇22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答案:回顾“我”和万芳的真挚的友情(或:交代“我”与万芳的交往)
2 文中除了语言描写,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答案:还运用了心理和行动的描写方法
3 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答案:奶奶知道儿媳是一定要让“我”要回木雕的,也知道我的难处,所以左右为难,不好说什么.
4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中“等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等待着”我“答应去要回木雕.
5选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妈妈一定要追回木雕?
答案:第一拿出糖果盒叫“我”去换 第二说自己舍不得送人 第三等待“我”的表态 第四反驳奶奶的话.
6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含义是什么?
答案: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及批评儿子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7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如何处理当时的局面?
答案: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
我会支持奶奶,因为做人中重要的是厚道,不能重财轻义.
阅读答案0450字篇2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俟其欣悦________ (2)持汤沃灌__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计日以还 B. 从乡之先达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而承天子之宠光
C. 是肤皲裂而不知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久而乃和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本文作者是怎样劝学的?(4分)
答案:
15.(1)等待,等到。 (2)热水
16.B
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8.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
阅读答案0450字篇24
【甲】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①益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⑥犹:仍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2分)
(1)负箧曳屣 (2)卒成学士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小题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小题1】拖;拖着 终于
【小题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
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小题3】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
【小题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曳”有“拉”的意思,但在此句中是“拖着”的意思;“卒”在此是“终于”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士兵”或“死亡”等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盖”是“大概”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若”是“像”的意思,“此”是“这样”的意思,“嗜”是“爱好”的意思。除了这些关键词,还要注意句子在翻译时的流畅性与完整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由于家里特别的贫穷,但是又特别的爱好读书,所以,饿的时候就吃吞纸来充饥,冷的时候就抱着狗来取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从衣食住行等角度表现了宋濂的家庭以及求学情况,乙文从衣食等角度来表现朱詹的求学情况。综合起来,甲乙两文写的是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阅读答案0450字篇25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
在大兴安岭的峰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 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 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 毫)啊!
1.用“”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字。(3分)
2.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造板的好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粱 才 毫
2.大型珍贵动物 珍贵的毛皮动物 鸟类
3.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4.动物 矿藏 美丽富饶 对大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阅读答案0450字篇26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轻绡(xiāo :丝织品),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 我问一位老农 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 他乐呵呵地说 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 ~~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1分)
3、用“‖”把第二自然段按“总分总”分为三层。(3分)
4、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段意。(3分)
5、依据短文内容简要回答问题。(12分)
(1)文中写山茶花的美,先写 美,再写 美。
(2)山茶骨朵的特别表现在 。
(3)山茶开的花很美的原因是 。
(4)文中写山茶花的白,和高山飞瀑一样的是,不一样是 。
6、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山茶花》答案
1、,: “ ? ”: “ ? ”(2分:错一个扣0.3分)
2、画“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1分)
3、第一层:第一句:第二层,第二句;第三层:最后一句。(3分:每层1分)
4、山茶花的花骨朵很特别。(3分)
5、(1)颜色 形状
(2)花一谢就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3)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4)晶莹,清凉入心脾;不会刹那间消失(12分:每空2分)
6、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2分)
阅读答案0450字篇27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通“披”,穿。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
答案
小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假、俯、倾”等。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阅读答案0450字篇28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1)请简要分析“雨打江南树。一夜开无数”这两句景物描写。(3分)
【答案】(1)飘飘洒洒的细雨,飘打着静默在烟雨江南的树枝上,在春雨的滋润下,一夜之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来到了。(1)(2)这两句写出了朦胧、湿润,富有生气的初春景色。(3)表现出了作者对春景的喜爱之情。(1点1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春雨对花、树的滋润,使它们表现了勃勃生气,表达了此人对春景的爱惜。也为下文写春暮埋下伏笔。
考 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请结合词的内容分析“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这一细节描写。(4分)
【答案】(1)该细节是对此人的动作描写。(2分)(2)作者见春将暮,无可奈何,只好把希望寄托东风身上。他端着酒杯,向东风祈祷:东风呀,你继续地吹吧,不要匆匆而去。他知道,只要东风浩荡,春意便不会阑珊。(1分)(3)通过这一举动,使词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伤春之感跃然纸上。(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词的细节描写。考生具体分析出该细节是属于动作描写,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词人内心的情感。根据前一句可知,春天已经逐渐远去,它的逝去影响了词人与友人的赏春,由此,引发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伤春之感。
阅读答案0450字篇29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如此循环的如此是什么意思?
2、此是指?
3、我为什么要感谢花草?
4、文中提到什么养花的乐趣?
参考答案:
1、如此就是像这样的意思。
2、此指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写一会儿再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
3、因为在培育花草的同时,作者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身体上的。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两句话直接道出养花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十分辩证,耐人寻味。喜和忧、笑和泪、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欣赏自己养的花,和观赏他人养的花,感觉是不大相同的,因为欣赏自己养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这段话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养花情趣。
阅读答案0450字篇30
阅读《羚羊木雕》,完成1214题(6分)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2、上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2分)
答:
13、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答:
14、从上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2分)
答: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2、(2分)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主要因为我实在是难以开口说找万芳拿回羚羊
13、心理描写(1分),写出了我的伤心和自责(1分)
14、(2分)主要从宽容、仗义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
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走送之( ) 硕师( )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
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1.宋濂 明
2.走:跑 硕:大 援:引 率:终于
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4.勤奋好学、谦虚诚恳。
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6.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
父亲的期望阅读答案0
父亲是个修车的,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一天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一家六口的生计。但修车毕竟是个累人工作,每天总有干不完的活。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还不太懂事的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
记得我上中学的前几天,,父亲带我上街。当路过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看了看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旧了,到镇上去上学哪能没有新鞋?爸给你买双新的我说:爹,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但父亲还执意要买。虽然是最便宜的,但我还是感动得泪水在眼中打转了。父亲把鞋给了我。我把它搂在怀里,像搂着宝贝似的。
开学那天,父亲放下手中一大堆要干的活送我上学。一路上,我沉默不语,父亲则好像很轻松。我们翻过一座山坡,便来到了学校的门口。临别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儿呀,到了学校课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你是爹的希望啊!父亲走了……望着他亲远去的身影,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年轻和英俊,但永远消磨不了他对儿子的牵挂和期望!
我呆呆的站着,脑海里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苍老而疲惫的脸。此时此刻,我觉得背在肩上的,不仅仅是书包,还有那父亲那声叮咛和希望。
1、照样子,写词组
苍老而疲惫牵挂与期望
2、用不仅仅……还有……写一句理解、感激父母或老师的话
3、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作者回忆了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上中学前几天,父亲();开学那天,父亲()。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的父亲。
4、阅读写人的文章,要细细品读人物的外貌描写。请你——划出描写父亲的脸和手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5、我在文中两次流泪了,请你用~~划出相关句子。从两次流泪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年轻和英俊,但永远消磨不了他对儿子的牵挂与期望!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儿子的心中。二十年过去了,儿子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有一天,他回到家乡,见到了年迈的父亲,会出现一幕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把你的推想写下来。
参考答案:
1、照样子,写词组
苍老而疲惫(年轻而活泼)牵挂与期望(思念与祝福)
2、用不仅仅……还有……写一句理解、感激父母或老师的话
老师不仅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有那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师,您的启蒙之恩永身难忘。
3、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作者回忆了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一天到晚忙碌在修车铺里);上中学前几天,父亲(带我上街买新鞋);开学那天,父亲(放下手中一大堆要干的活送我上学,叮嘱我好好念书)。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慈爱,坚强,无私)的父亲。
4、阅读写人的文章,要细细品读人物的外貌描写。请你——划出描写父亲的脸和手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饱经风霜,粗糙,苍老,疲惫。从这些词语中,我读懂了父亲很年迈、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经历了很多风雨和挫折。
5、我在文中两次流泪了,请你用~~划出相关句子。从两次流泪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虽然是最便宜的,但我还是感动得泪水在眼中打转了。
望着他亲远去的身影,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我体会到了作者被父亲的行为和话语深深地感动了,对父亲深深的爱。
6、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年轻和英俊,但永远消磨不了他对儿子的牵挂与期望!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儿子的心中。二十年过去了,儿子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有一天,他回到家乡,见到了年迈的父亲,会出现一幕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把你的推想写下来。
二十年过去了,儿子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有一天,他回到家乡,见到了年迈的父亲,一下子跑过去抱住了他,眼泪随之流下,激动地说:爹,我成功了,我把你的梦圆了!父亲欣慰的笑了,一边拍着他的背,一边说:好孩子好孩子……两人沉醉在快乐之中。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同学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一种期望,对我们的爱。
童趣阅读答案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解释加点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2)常蹲其身
(3)以丛草为林 (4)盖一癞蛤蟆也
7.翻译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8.“物外之趣”有哪几件事?作者是怎样产生“物外之趣”的?(5分)
9.根据上文内容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3分)
答案:
6.(1)同“僵”,僵硬。(2)这里指自己。(3)把……当做……(4)原来是[(1)通假字的解释,一定要先答出所通的字,然后再解释意义。(2)“其”是文言虚词,要注意其语境义。(3)“以……为……”是文言固定句式。(4)“盖”是古今异义词,要识记它的古义。]
7.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8.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事;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概括事件,可采用“什么+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格式。)
9.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等。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0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第①段刻画了我的什么心理?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万芳的突然不见与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心理变化,可文段中并没有描述她的心理活动,你能用一两句话万芳的所想吗?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段对人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5、为什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6、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②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③我手里搭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7、与第一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8、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想一想,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
9、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10、课文与第③段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段?
参考答案:
1、无可奈何、被逼无奈等
2、示例:我俩是好朋友,她不会无缘无故反悔,我怎能这样对她呢?
3、这句话是自然环境的描写,用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冷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境。
4、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5、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6、揭示了大人们的狭隘、重财轻义的观念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严重伤害,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7、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8、应该是有恐慌、焦急、气恼和期盼的眼神。
9、同意奶奶的观点。奶奶更懂道理。她也知道羚羊贵重,但是,她更懂得执意让孩子取回羚羊,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不好,对孩子间的感情影响多不好,对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多不好。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者物是深明情理的。
10、课文倒数第3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咱俩还是好朋友’。
论语阅读答案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分)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9.(6分)
(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和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孔子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的事是真正的通达。(4分)
[参考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答案作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将士注坡跳壕(督促) B.援疑质理(引述)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 D.右备容臭(臭味)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征于色,发于声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3】对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讲述了幼年读书求学的艰辛和用心之诚恳专一,也为下文与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做了铺垫。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诚实守信的性格特点。C.选文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记叙往事,现身说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很有说服力。 D.选文表现了作者刻苦好学、严于律己的品质,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有时遇到他发脾气,我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就再去请教。(4分)
(2)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2分)
解析【小题1】D中应是“香味”。
【小题1】B中“被”通“披”;C中“得”通“德”D中“支”通“肢”。
【小题1】抒情表达方式不够合理。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阅读答案作文
①人生像一首诗,有甜美的浪漫,也有严酷的现实;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欢愉,也有低旋的沉郁;人生像五彩绚丽的舞台,有众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无闻的配角……面对世事浮沉想要“胜似闲庭信步”,就得有豁达的襟怀。
②豁达的人,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更不会文过饰非,甚至于暗箭伤人,它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③豁达的人,有着宽容的气度。听到逆耳忠言会报以感激,听到谗言诽谤则一笑了之。在他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④能战胜千百次失败后的沮丧,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为讥讽、中伤、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碧海蓝天,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处,是豁达;能够摆脱荣辱祸福、成败得失的狗苟蝇营,是豁达。豁达是人活着的一种境界,是生存的艺术。
⑤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高尔基曾经说:“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 ”自负的人看谁都不入眼,还谈什么豁达胸襟?《太平御览》里有个“妒花女”,见花就踩,闻香说臭。因为花与容相联。花的美触痛了她的嫉妒心,于是干出蠢事。
⑥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豁达能带给自己快乐,但又无法制止内心的各种猜疑。以致陷入世事纷争而不能自拔,没一天安稳日子。
⑦狭隘的人如何变得豁达呢?首先要多和豁达诚恳之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人之道。其次,要摒弃各种世俗杂念,并自觉远离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和画面。生活中许多事,听了不如不听,见了不如不见。要有聋者、盲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当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勃发之声;当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无限的世界美轮美奂。心境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
⑧“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让我们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人。当然虽然豁达宽容是一种美德,但也不应盲目宽容,失去原则,对于那些用心险恶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反击,绝不宽容。鲁迅先生的一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做了很好的诠释。豁达的人也决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悲剧重演。
1、请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2、试分析第⑤⑥⑦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⑧自然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
1、把人生比作诗、歌、舞台,生动地阐述了世事有浮沉的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面对世事浮沉想要悠闲自信,我们得有豁达的襟怀;语言富有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首先狭隘的人总是斤斤计较,不肯吃亏的观点并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证这一观点;然后论证狭隘的后果;最后论证变狭隘为豁达的方法。
3、不能删。这句话是补充论证豁达不是盲目宽容,不是毫无原则,体现议论文论证过程的完整性、严密性。
阅读答案0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②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③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③扑: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____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____
(4)吾母垂涕扑之 涕: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B.以衾拥覆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C.教之为吟哦声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令跪读至熟乃已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3.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只填序号)(1分)
①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古时男子18岁行加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进入成年。
②经,这里指经书。我们常说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4.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4分)
(1) 假:借 (2)质:询问
(3)被:同“披”,穿着(4)涕:眼泪
12.( B )(2分)
13.①(只填序号)(1分)
14.( C )(3分)
15.(4分)
(1)译文: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2)译文:父亲如果出了错,母亲一定会认真地婉言规劝他。
童趣阅读答案0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A、果如鹤唳云端( )
B、项为之强( )
2、翻译。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句话中作者的观察对象是谁?“项为之强”一句反映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作者认为富有情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鸟鸣;通“僵”,僵硬
2、慢慢地用烟雾喷,使它们冒着烟雾边飞边叫。
3、 夏蚊 富有童趣、充満好奇心与想象力、观察事物比较专注等
4、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第一要留心一切事物,他细观察;第二,要善于联想,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第三,要从联想与想像中产生美 好的、奇特的意境,使自已“乐在其中”。(意思对即可)
分享于2023-05-24 19: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