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
好作文就像“畅销书”一样引人入胜,下面小编九儿给大家分享一些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大家觉得这些文章有帮助吗?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1
中国是一个历史长久的国家,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例如天坛,颐和园,龙门石窟,故宫……今天我要介绍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故宫。
听导游介绍北京的故宫原名叫紫禁城,是在北京轴线的中心,为中国清明两代的皇家宫殿。但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型建筑还在1987年入选为《世界文化你遗产》的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它的名气不但只有我们中国人知道,外国人去看的时候也会赞叹不已。当然故宫不可能只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故宫至今是什么样子了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故宫的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米,这故宫中还有清明上河图……我们故宫见识过的也不少,他从清朝到至今,我们的故宫依然在见识着,我们那科技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各式各样的东西都见识过。
不单单只有这些,故宫中还有三大殿,分别是乾清宫,养心殿,皇极殿,虽然这些三大殿我都没见识过,但是听这名字就可以感觉到这三大殿肯定既建筑宏伟有金碧辉煌。
其实这也是故宫中的一小部分,可是就是因为这些建筑,我们中华民族这些伟大的建筑,我们中国才会有今天这般的成就。它彰显了我们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2
在中国文化悠久的长河中,闪烁着一颗明亮的珍珠,那就是-口中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恒,用来抵挡骑兵行动。
长城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几十年前的西周,一直到离现代不远的清朝时候。各朝代皇帝都曾下令修筑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第一个高潮,一直到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动用了全国二十分之一的人口来修筑长城。
说是万里长城,一点也不夸张。长城总长度达21196.8千米,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时而出现,时而隐蔽,时而完整,时而破碎。它分布在北京、内蒙古、辽宁等15个省市自治区。
长城可以说是中国建筑艺术和中国古代遗产的瑰宝。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北国风光,十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淘淘。”在中国著名领袖-的笔下,长城的气势磅礴与长城壮观的雪景在-笔下活灵活现。
长城是闻名中外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爱护它,守护它。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3
秦时明月,虽已逝去千年,而这皇陵中的兵马俑仍屹立着;汉书笔墨,虽已破旧不堪,而这汉服上的五彩绣仍存在着。
青铜秦俑凝望着……
它们正看着我们——他们的后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新一代传人!
步入葬坑,一支威武之师俨然映入眼帘,在一层层隔墙间,在粒粒沙土旁,不同的石俑各具神态,它们脸上的纹路、手指被刻画地栩栩如生。在这偌大的几个坑中,竟没有两个俑是相同的。多么神奇呀!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啊!
恍惚中似乎见到千年之前,秦始皇身着龙袍,威武站立在三军之前的大殿上,他用力擂着大鼓居高临下,面向秦岭深处,拔出腰间的宝刀指向远方——“杀!”。声音回荡在天地间,百万大军斗志昂扬!举起兵器,迈开双腿,即刻出征!
将军、士兵们挺直了腰板,不畏敌人、困苦,在长安矗立着;而我们,也应挺起身板,勇敢面对坎坷,扬起头,双眼向远方望去,向成功望去,向目标前进!
千年兵马,秦汉黄沙,青铜秦俑,汉马驰疆,唐瓷映彩,铁骑铮蹚,七尺男儿,纵马飞扬,沙尘滚滚,浪涛天涯!
我们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会让那只雄鸡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4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米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佛坛窟、涅槃窟……
洞窟像蜂窝一般排列在高低不平的墙上,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敦煌石窟的壁画多种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敦煌石窟的彩塑更是个性鲜明、形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5
长城像一个巨人,怀抱着中华民族神圣的领土,传承着中华人民的精神,同时,它还是一个个时代的见证,见证过王朝的强盛,见证过宋朝的风雨不断,见证过清朝的腐败,还见证过中华民族的觉醒!
西周以后,有些朝代会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修或建设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数是明朝修建的。
长城是由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它在战争年代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也被破坏过,有人为的、非人为的。人为的指一些人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非人为的指自然灾害、千年的风吹日晒等,所以大家要保护它,不让它遭到人为的破坏。
中国有一个关于长城的传说,它被选入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它讲的是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孟姜女看上了男主角书生范喜良,后来范喜良被拉去当壮丁,死在了那里,孟姜女得知后历经千山万水来到长城下,在那里一直哭,器倒了长城!这可以证明长城的著名。
长城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的一大成就。
介绍中国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篇6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数一数二的文化遗产。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意见成型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西安市,呃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顶部略平,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兵马俑真是古代艺术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
一提到中国文化遗产,我就立刻想起了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长210米,宽60米,面积14260平方米。现已出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俑坑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队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各有1列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二号坑是秦俑坑的精华,由4个单元组成。第一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组成;第二由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成长方阵;第四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三号坑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通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1976年被发现,1987年开放,规模最小。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阵。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1.8米,可分两类: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战袍武士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则分布于阵中。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故宫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故宫就是其中之一。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又名紫禁城。
穿过天安门城楼,就到了午门,走进故宫午门,一座雄伟的宫殿屹立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太和殿。远望,殿顶有两层,全是金黄色的,中间是蓝底金边的三个大字太和殿。走过汉白玉台阶,台阶旁边的围栏上雕刻着一条条腾云驾雾的龙,张牙舞爪,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了。殿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来参观的游客。我好不容易挤到了殿前,殿内金碧辉煌,一根根金丝楠柱子处处体现出皇家的尊严和高贵,地上铺着双龙戏珠的金砖。我认真地听着讲解器里的讲解,原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三大殿,其中太和殿是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只有皇帝登基这样的大事才用得上。朝会时,皇帝在这里接见百官,商议重大国事,并颁布法令。我边听边朝里望去,殿内安放着一把木质的龙椅,靠背上雕刻着各种姿势的龙。我仿佛看到了皇帝坐在那儿的样子。威武极了!
后来,我还参观了皇帝日常办公和生活的乾清宫、存放皇帝玉玺的交泰殿、皇后生活起居的坤宁宫等景点。
这座壮美的宫殿见证了明清两代无价的中华文明历史,古代人们的智慧与汗水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长城作文
最长的城墙——长城
始建时间:西周时期
末建时期:清朝
总长度:21196.18千米
长城建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渐层几千年间,没有出现比它更长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明清史的产物。
长城的传说
秦始皇在修建长城前,命人计算说要100万块石头,不然会发生坍塌,但建成后才发现,只需要999999块石砖就够了,还剩下一块,秦始皇怕真会坍塌,就让人把那块石砖放回城墙上,至今任还能找到那块石头。
建造长城时的中国
西周时期,北方匈奴经常来骚扰我方边境,人们为了安居乐业,所以开始修长城抵御匈奴,接着到了春秋战国,匈奴见我放在内战,所以来趁机攻打,人们吸取了教训,所以又开始修长城,到了秦朝,秦始皇开始找人修长城,西汉时期,匈奴卷土重来,人们被迫继续修长城,到了明清时期,我方刚赶跑了蒙古人,怕他们不服,还来骚扰,所以又开始修长城,这样常年累月的修建,才成就了今天那么雄伟的长城。
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题作文
开平碉楼座落在广东省开平市,丁亥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常说的开平碉楼,指的是指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三门里四个片区的碉楼群。这次,我主要介绍的是自力村景区,它的命名取其“自力更生”之意。
一进自力村,就见一片池塘,池塘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嫩蕊凝珠,或红菏菡萏,或亭亭玉立,简直就是荷花的王国。一座木质小桥建在这片荷塘之上,蜿蜒曲折,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与荷塘交相呼应。荷塘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六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便是自力村的“一号人物”——铭石楼了。凡到开平自力村游览的人,铭石楼是必去之处,它是自力村最亮丽的一座碉楼,曾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据说楼主人方润文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去美国谋生,先后开过餐馆,经营过杂货铺,赚钱后回乡花了十多万银元建了这座铭石楼。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钢筋水泥这些建房材料,铭石楼的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铭石楼的一楼是厅堂,正面墙上挂着主人方润文和他三位太太的大照片,二至四楼均为卧室和厨房。最具特色的是五楼。如果站在一楼从下往上看,就会发现这楼光滑的墙体上突出了四个悬空的圆柱体,分布在五楼的四个角落里,当地人称其为“燕子窝”。五楼的四壁和地面上还有许多向前向后向下的射击孔,既可居高临下对付土匪强盗,又可从洞孔中丢钥匙给上门拜访的亲朋好友,真是颇具特色。楼顶中央有个“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这就是《让子弹飞》的取景地了。整个碉楼内部的装修非常华美,窗户上镶着五颜六色的玻璃,雕花家具上嵌拼着珐琅瓷画,老古董留声机像一朵怒放的喇叭花,还有大浴缸、落地钟、煤油吊灯、大弹簧床……处处透露出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
除了铭石楼,开平碉楼群还包含了百年“比萨斜塔”、“开平第一楼”瑞石楼,以及最古老的迎龙楼……他们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见证了华侨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悲喜交织的故事,都寄托着华侨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描写兵马俑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西安游的第七天。今天的目的地是世界闻名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
西安市区到临潼有三十多公里,舅舅开了他的车走高速,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买完票,走进大门。咦!里面竟只有些花花草草,再看看地图,这才明白博物馆在这些花花草草之间。走在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马俑的风采了。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大厅,牌匾用秦小篆书写着“兵马俑一号展厅”,我们到了。
我飞奔跃进大厅,脚步戛然而止。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马俑,正用他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我,他们军容严正,或跪或立,个个手持剑矛弓弩,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展开一场大战。马俑匹匹毛色鲜亮,身强力壮,似乎要挣脱缰绳扬起四蹄驰骋沙场。我的心在震撼,为古代工匠高超技艺而震撼;我的心在呐喊,为眼前的壮观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有这伟大奇迹而自豪。我被这眼前这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马阵迷住了。这是,我仿佛也成为了一个兵马俑,跨上战马上场杀敌。
兵马俑不愧是世界奇迹,它展现了中华5000年的辉煌,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是一块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个历史的见证,我为祖国而自豪!
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主题作文
我心目中的长城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
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今年9岁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
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长城,是我们中国的一条长龙,是见证中国发展的有效见证。所以我们要到长城去玩。这也验证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含义。
牛年春节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疫情期间:春节的“留”与“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往年的春节,都是伴随着人头攒动的“春运”迎来阖家团圆的日子,而今年,号召“原地不动”的过年方式一经发出,“春运”预估客流量也由往年的近20亿人次以上降到今年的11.25亿,过年的“口号”也变成了“有钱没钱,就地过年”。如何平衡好疫情期间春节的“留”与“守”,避免“一刀切”式的简单处理,是能否让大家过一个“与众不同”舒心年的关键。
留住年味,守牢纪律。“大扫除”“打年货”“添新衣”“大团圆”……一桩桩、一件件都充满了年味,每当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这些的时候,就意味着新年即将到来。但疫情当前,无论是明确规定的“必须核酸检测”,还是好言相劝善意提醒的“非必要不要离开”,表达的深层含义都是“在我们彻底战胜疫情之前,都要牢牢守住疫情防控这道红线,切不可因节假日放松警惕而前功尽弃”。为了留住在工作地过年的群众,将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疫情的反复,切实守牢“抗疫纪律”,各地区也应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与“异乡人”产生共情,通过多种渠道,开设多种平台,结合全国各地风俗习惯,丰富“精神食粮”,为他们带来家乡的年味,让大家体验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安放好大家的心。
留住人心,守护健康。虽然因疫情原因,今年提倡“就地过年”,但是仍然存在“上有老下有小”而不得不因特殊原因回家过年的人民,有些地方对低风险地区人员、车辆也进行堵截、劝返,让区域内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陷于缓滞,这是一种“一刀切”式的懒政,也绝不是疫情防控的正确举措。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期间,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分对待,制定和调整相关出行政策,如由低风险到低风险地区的旅客,在充分准备好近期核酸检测结果的前提下,铁路和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要做好站厅重点区域定时进行消杀及检测工作,并且确保进出站旅客体温监测和扫码出行,切实保障所有返乡人员安全出行、安全到家,才能在守护健康的前提下,留住人心。
留住群众,守好服务。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群众,留人过年,事小但意义大,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一座城市的“留人”态度:浙江义乌出台了17项“暖心政策”,政府补贴20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广东东莞,春节期间时薪按平时3倍的发放薪酬,部分工厂以多发奖金、留厂津贴的形式“薪水留人”;苏州市长期以来实行积分落户规则,为了在春节疫情期间避免人员大量流动,出台了“在苏州过年可以积15分,相当于三年缴纳公积金的积分”。对于广大农民工兄弟和在外就读的学生,青岛、北京等地也纷纷采用“赠送流量”和“赠送过年物资”的方式,充分做好社会、社区治理提升服务质量,用“线上拜年”和“线上团聚”的形式弥补大家不能亲自回乡的遗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年的不动是为了来年更自由的流动,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和仲秋,因中秋的月亮比平时都圆,所以又叫月夕节,在八月十五的几天,人们都会与家人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
在中秋节这一天,我望着天空发呆,耐心的等待着月亮的到来。可等了大半会儿,仍没出来。我不耐烦了,刚要离去,月亮冉冉升起,我不禁赞道太美了!我一边看着盼望已久的月亮,一边吃着月饼。这时,爸爸给我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又和姐姐玩起了猜字谜游戏。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月饼,有五仁的,豆沙的芙蓉的。玩了很长时间,我们早已疲惫不堪,只好向月亮说声再见,然后依依不舍的睡觉去了。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难忘的中秋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
鱼肥果甜稻米香,金秋九月丰收忙。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的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属于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是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其主角是农民。但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别忘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长期的奋斗与付出。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那些超出丰收本身的感悟与体会。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头迸发。党的_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等系列的政策举措不仅取得显著实效,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农村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三农"工作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激发。
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集中彰显。_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尤其是通过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的水平,这是农业的基本面。正所谓手头有粮,心中不慌。特别是近年来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产业发展、产业融合、生态建设等工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通过奋斗实现了就业增收、脱贫奔康。"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不是一般的节日,而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同时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农民正逐渐成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
信心、决心、恒心凝聚增强。早在20_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三个不能"表明了党中央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的决心和态度。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广阔的农村大地呈现出一派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兴旺景象。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起磅礴力量。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轮廓初显。近年来,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品质的绿色发展,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提速,农村社会保障不断跟进,城乡发展不平衡有效改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集聚,为推进"五个振兴"夯实了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蓝图正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分享于2023-03-18 15: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