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
戏曲舞台作文怎么写?下面是我们九月范文网初中作文素材频道给大家精编的8篇关于戏曲舞台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1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2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粤剧则产于我的家乡——广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现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3
父亲爱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总要在村里的戏台上唱上个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秦腔是什么,然而就是喜欢听那有板有眼的调子,觉得如同那时常爱吃的酸杏一样有味。于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时,则看得废寝忘食,毫无倦意。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对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对。他说什么“唱戏是下的职业,学好了也无用处”啦,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嘴里虽然答应着,心里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然而我毕竟听从了父亲的话,被父亲送到了学校。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流过,秦腔的影子离我越来越远。父亲那宽厚结实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视他心灵的眼睛,当我听他唱那一折折声情并茂的秦腔时,也体味不出他那复杂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戏,转眼间已演了几折,当我戴着中学生校徽从无知逐渐走向成熟时,我才渐渐从心灵上走近父亲。
虽然他的“唱戏是下的职业”的观点带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我对没能学唱味道醇厚、令人荡气回肠的秦腔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很感激他。是父亲让我学到了知识,走近他的秦腔。那一声声时而悲壮,时而婉约,时而苍凉的调子无不代表着他的思想感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为父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秦腔寄寓着他全部的情怀。
高兴的时候,他会在火炕上一边品茶一边唱;忧闷的时候,他也会唱上几句。父亲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唱戏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记得在台上演出时,别的演员都不愿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亲却很乐意,他认为演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义。有人说他太固执,他却笑道:“唱戏的,何必当真呢?”父亲也挺有责任感,同台演员在演出时卡了壳忘了台词,他就及时小声告诉对方。
他说不能蒙混过关,让台下的观众笑话,有的观众不懂,可他们中也有行家哩。村里有个老阿婆,一生无依无靠,孤独凄惨,平日里就爱听秦腔,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一有空就去给她唱。每当秦腔从老阿婆的屋里传出时,村里就有人说:“听,--的戏瘾犯了又没处唱了。”可我知道,那一声声的秦腔寄托着父亲对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里人哪知他的内心呢!
走近父亲,走近他的秦腔,我细细聆听着,我深深思考着。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4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极爱越剧的。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泡沫油腻的餐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不仅对很多戏剧情节熟悉得很,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母亲看戏时,人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对,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药》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母亲爱极了越剧。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剧院,大多已经忘却了,而有个叫作“空中剧院”的地方却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扎了根:哀婉的曲调,华美的服装,绚丽的舞台,还有那淡淡的百合香……
那束百合的香气至今仿佛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的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崇拜的演员并肩合影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你,快上去,去献花!”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往下一看,黑压压一片——我已觅不到母亲在何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某个角落举起照相机对准我……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下的影子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看着这张相片,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5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6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7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不过是班门弄斧;想着,外国人都会哼上几声京腔……我会一直想着。
戏曲舞台作文1000字篇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像鼓点,急促而有节奏的敲击在我们心上。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远古的戏曲世界里,在悠久而精湛的艺术文化中,我们深深沉醉……
话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感悟,我还要感谢这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呢——今天我们围绕古老的中国戏曲展开了一次激烈的问答赛。
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我们浏览着上面的知识,不禁感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真的背诵起来——这大概就是今天的问答赛上大家活跃表现的原因吧!
这次问答赛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依次选择问题回答,根据问题的分值给各组加分或扣分,如果选题的人回答不出选择的问题,同组的人可以给予帮助。
就这样,在老师宣布的比赛规则以后,问答赛正式开赛!
开始的一轮各组都小心翼翼的选择10分的题,绞尽脑汁思虑答案。但在各组分别积累了30、40分左右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长不顾大屏幕上“30分题组,答错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选择了30分组的第二题。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闹声中,屏幕上显示的竟是一道异常简单的题——“京剧的四大行当?”台下骤然鼓起掌来,我所在的组员更为这来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紧接着各组开始争先恐后的选择30分的题,答对的大笑击掌,答错的`则后悔不已。不一会儿30分的题就被抢完了,连20分的题也被银枪一空,各组的比分也明显的拉开了距离——我所在的组90分,第二组50分,第三组70分,最后一组暂时领先——100分。
在我们时而愉快时而沮丧的声音中,问答赛已近尾声,同学们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到了我们组和第四组决一死战的时候,一直领先的第四组能不能得到这决定胜负的10分呢——
“赢了!”
不知是从哪里在整齐的掌声中忽然传来这突兀的声音,同学们一齐笑了。虽然我们并未获胜,但这次问答赛带给我们的知识和快乐将永远留在心中。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这低沉的戏曲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中国戏曲”多么动听,多么精湛,但这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悲伤的韵律中所蕴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让我们一生铭记。
传统戏曲初中作文
每当我清晨醒来,伴随我起床的不是闹钟的铃声,不是妈妈的微笑,更不是爸爸手里的一杯水。而是从爷爷收音机里传来的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小时候我并不了解戏曲,只是觉得那样咿咿呀呀地唱,几分钟还憋不出来一个字,而且声音还变化万千。有尖尖的女声;低沉的男声;还有带着哭腔的幽怨的声音。再加上各种敲的打的乐器。我真觉得这些声音像是个大杂烩,虽然有些吵,但并不觉得这些声音难听。
长大了再去用收音机聆听,才终于感受到这些声音的韵味与魅力。《卷席筒》仔细听,感觉很奇妙。特别是有的人哭着竟然还能唱出来!而且哭着哭着竟然又不哭了,又开始说唱。我还发现这些人每次都会“啊?”好长时间。所以他们的肺活量一定很大。这可挺难坚持的。我想他们一定是努力刻苦练习出来的`,就像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我可真敬佩他们呀!
再听听女声的,我听了一段豫剧的《抬花轿》。声音依然是那么尖。而且感觉唱得很轻快,配的音乐也很喜庆,一会快,一会慢。更惊讶的是,有一段新娘子笑的声音竟然是用唢呐吹出来的!总觉得这段戏听起来很带劲,是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有种蜻蜓点水般的感觉呢?配得乐也会随着剧情而改变,比如抬花轿那段上坡和下坡片段,就会非常的快,配乐那些人的手是有魔力了吗?怎么可以敲的`那么快?
我又听了小香玉版《花木兰》,那么激情昂扬的声音,让我仿佛看见了正在战场上英姿飒爽英勇抗战的花木兰。《墙头记》老生的苍老高亢的控诉和凄惨下场,令人怜悯。以及《五女拜寿》哭诉的痛断肝肠,让我不禁也想落泪。
现在每个清晨,我依然能被闹铃铃声;妈妈的微笑;爸爸端给我的水杯叫醒。但是,我多么希望,伴随我起床的是爷爷收音机里面咿咿呀呀地唱戏声?
这就是戏曲的声音,多变的声音!令人流连忘返的声音!
有关戏曲大舞台初中作文
父亲爱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总要在村里的戏台上唱上个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秦腔是什么,然而就是喜欢听那有板有眼的调子,觉得如同那时常爱吃的酸杏一样有味。于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时,则看得废寝忘食,毫无倦意。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对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对。他说什么“唱戏是下的职业,学好了也无用处”啦,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嘴里虽然答应着,心里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然而我毕竟听从了父亲的话,被父亲送到了学校。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流过,秦腔的影子离我越来越远。父亲那宽厚结实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视他心灵的眼睛,当我听他唱那一折折声情并茂的秦腔时,也体味不出他那复杂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戏,转眼间已演了几折,当我戴着中学生校徽从无知逐渐走向成熟时,我才渐渐从心灵上走近父亲。
虽然他的“唱戏是下的职业”的观点带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我对没能学唱味道醇厚、令人荡气回肠的秦腔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很感激他。是父亲让我学到了知识,走近他的秦腔。那一声声时而悲壮,时而婉约,时而苍凉的调子无不代表着他的思想感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为父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秦腔寄寓着他全部的情怀。
高兴的时候,他会在火炕上一边品茶一边唱;忧闷的时候,他也会唱上几句。父亲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唱戏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记得在台上演出时,别的演员都不愿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亲却很乐意,他认为演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义。有人说他太固执,他却笑道:“唱戏的,何必当真呢?”父亲也挺有责任感,同台演员在演出时卡了壳忘了台词,他就及时小声告诉对方。
他说不能蒙混过关,让台下的观众笑话,有的观众不懂,可他们中也有行家哩。村里有个老阿婆,一生无依无靠,孤独凄惨,平日里就爱听秦腔,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一有空就去给她唱。每当秦腔从老阿婆的屋里传出时,村里就有人说:“听,--的戏瘾犯了又没处唱了。”可我知道,那一声声的秦腔寄托着父亲对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里人哪知他的内心呢!
走近父亲,走近他的秦腔,我细细聆听着,我深深思考着。
舞台作文
昂首面对扑面而来的热浪,缓缓拂过的轻风也抵挡不住夏日的炎热。以手轻擦额头甩一甩,汗珠被甩在地上,即刻就干了。
午间的阳光越发毒辣,街上行人稀疏,斑驳的树影摇曳着,增添了几分冷漠。升腾的气温让人无比烦躁。我快速走着,不停躲避着刺眼的阳光。
我是受妈妈所托出来买盐的。来到被太阳烧烤得滚烫的大街上,我不禁后悔,刚才怎么会答应得那么爽快。走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我仿佛感觉到自己来到了一个独特的舞台,阳光便是灯光,蝉鸣便是音乐,虽没有观众,可我依旧能舞出自己的风采。
“太好了!到了!”见到不远处的店牌,我惊喜万分,不顾湿透的衬衫,而迅速跑了起来。
来到店门口,我就看见一个衣衫不整的老人,他坐在地上,满头满脸的汗珠。面前放着一个残破的碗,里面只有有限的一、二块钱。他一脸愁容,看样子是个乞丐吧!我看着他,内心涌出一阵怜悯,但看着手中的5元钱,为了买好盐后能买一杯冷饮消消暑,我狠下心,转身进入超市。
我迅速选好一袋盐,付了钱,又回去,准备拿一杯饮料解渴消暑。可就在我的手触碰到那瓶饮料时,脑海中浮现出门外老人乞求的眼神及满脸汗珠的的样子。我似乎在做一个重要的选择。最终,我冲出了超市。
来到乞丐老人的面前,望着他深邃的眼睛和被岁月侵蚀的痕迹——皱纹。我的眼角竟有些湿润,我将余下的几元钱轻轻放入碗中。我的内心一阵舒畅。这里似乎又一次变成了一个独特的舞台,一个人性的舞台。我也看到了观众,那就是内心的善念和人性中那些最为美好的东西。老人朝我笑了笑,让我感到这并不是我对他的施舍,而是舞台之上,我们心灵的交流。或许,他的曾经也是光鲜至极;或许,他的曾经同现在一样劳苦;或许……。我无从猜测,但至少在这人性的舞台上我们是平等的。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依旧蓝,阳光依旧火辣,而我感到无比清凉。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对于我和他来说,是我们在人性舞台上的相互帮助。我尽了我的微簿之力,而他给予我的,却是帮助他人之后的快乐。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的舞台,虽然观众或多或少,但绝对不会没有,因为有一位观众一定会默默看着我,它,就是我的内心。
舞台作文
一条白布,三千彩线,圆滑的绣针上下翻舞。倏地,我发现: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模糊的记忆中,十字绣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约是从唐朝起,有了刺绣这种技艺,后是在明清时甚为流行,而当时的绣品给我的印象大多是那深闺丽人手中——掩面的精致团扇罢了!如今的十字绣也都是印花刺绣,只有那闲来无事之人才会干此事,于我,是丝毫不沾边的。
后来,偶得的一次机遇,遇到一位七旬老太正绣十字绣,与之交谈中,老太说:“这来来回回的交叉,反反复复的纠结,不正为人生的写照吗?”这句话已然勾起我对十字绣的兴趣。于是想亲身实践,能否悟得此中精神。
买得一副《旭日东升》的十字绣,在母亲的一番指导下和对图片的分析后,已对基本的刺绣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便开始了一场“绣中人生”之旅了!
首先分线,在线板上,总计得有80几种不同色彩的线,且每一根线中要分成三次,一次两股细线,太少,刺绣后成品色彩不丰满;太多,则显臃肿,不干脆。有几种线的颜色,相差无几,只是有略微的深浅之分,但绣出来,却意外的和谐柔,倒反添一种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之感。一深思,其实人生亦如此,由繁杂且看似重复的事情构成,然而并非如此,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态,所想不同,选择的方式亦不同。因此,人生如绣。
一次不注意,将本应从右边一格右上端穿出的丝线,从第二个穿出,而我并未察觉,当从左向右绣时,才发现这一漏洞,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拆线返工。我不禁联想到那门外的十字路口,惊喜发现二者相同之处。十字绣中,只有正确的绣线路径,才可绣得完美成品,而人生十字路中,我们只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路,纵然我们无法阻止时间匆忙的脚步,但依旧可以美好的生活下去。那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的巅峰之上,绽开的盛世白莲不会后悔她的选择,因为这儿使她受万众艳羡,诚然,她选择了对的路。
历经半年,终于将这幅《旭日东升》完美绣成了:起伏连绵,蜿蜒曲折的山峰后是那刚从地平线开起的旭日,周身是光芒四射,云雾逐渐散开,山脉的模样清晰起来;一泓清泉于双峰之间泻出,溅起清凉的泉水;几个房屋立于山峰脚下,隐隐约约可见有几位农民打开柴门,出来劳作;近处的桥上立着几只野鹤,灵动的双眸欣赏着山间之景,还有一条溪水……
从刺绣中,一针一线里透出的是一份淡定、从容,原来,绣中真有人生,而我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刺绣技巧,更多地,是心中因刺绣而明了了人生的目标。
三千彩丝,构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舞台,而我,则会怀一颗澄清、从容的心灵,去迎接未来存在许多未知与挑战的舞台。
舞台作文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极爱越剧的。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泡沫油腻的餐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不仅对很多戏剧情节熟悉得很,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母亲看戏时,人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对,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药》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母亲爱极了越剧。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剧院,大多已经忘却了,而有个叫作“空中剧院”的地方却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扎了根:哀婉的曲调,华美的服装,绚丽的舞台,还有那淡淡的百合香……
那束百合的香气至今仿佛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的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崇拜的演员并肩合影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你,快上去,去献花!”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往下一看,黑压压一片——我已觅不到母亲在何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某个角落举起照相机对准我……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下的影子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看着这张相片,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舞台作文
看,这就是我的舞台。
——题记
舞台,是人生中可有不可无的。它可以帮我们成长,它也可以帮我们锻炼自己的勇气。它是一个阶梯,每当我们走上一层,就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但是,要看你会不会好好利用这个舞台的价值。
有些人,在舞台上走得很顺溜。有些人,在舞台上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没有观众给他掌声。有些人,在舞台上虽然有很多坎坷,但是他很坚强,跌倒了就爬起来,最后,他取得了成功。
记得那是今年的春节,我、弟弟和妈妈爸爸一起来到了外婆家。那里可热闹了,也有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都和妈妈一样,很喜欢热闹,也很喜欢聊天。
你们可别小瞧这个聊天,他们如果一聊天就可以一次性聊几个小时,我就纳闷了,聊什么可以聊那么久呢?到现在还是未解之谜。
就在今天晚上,大家准备弄一个春节联欢晚会,因为那里大多数是姓刘的,所以叫“刘氏家族联欢晚会”。
当时我彻底慌了,因为只要是刘家人就要表演节目,因为我妈是刘家人,所以我也是咯!我准备唱歌,至于唱什么歌就先保密。
晚会开始了,下面主持人登场。她就是我亲爱的阿姨,她美丽动人,一双修长的腿很吸引人。下面开始我们的集体舞,我们事先选好的人就上台了,其中,我和妈妈、弟弟也在内。舞蹈结束了。现在到了我们亲爱的舅舅表演小品的时候了……好,接下来有请下一位……
下一个就到我了,我的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怦怦地跳个不停。到我了,我紧张的腿瑟瑟发抖,但是不能让观众看出来,所以我就把注意力放在演出上。终于表演完了,我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下来。下一位……
晚会结束了,我们大家拍了个集体照。
虽然这个舞台不大,但是,它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所以我会努力把握这个机会。
这就是我的舞台。
舞台作文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小的时候,我梦想当一名教师,能站在教室的前方,讲授高深的知识;长大一点的时候,我又希望做一名医生,刷刷写下的药名像有神奇的魔法似的,能治愈一切伤痛;如今,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手中的笔写下一行行清丽的文字,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家应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但首先还需要汲取他人思想的精华。我经常在闲暇之余捧一本书静静阅读,体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惆怅,沉浸在“人类之所一悲哀,就是有太多规矩”(韩寒《三重门》)的哲理中。书的海洋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拥有了自己一些独特的思想。
成为一名像“莫言”一样的作家,不仅需要自己的思想,还需要不断的练习。在每一次的随笔中,我都会倾心去写好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让每一篇作文都闪闪发光。当我每一篇倾注心血的作文在全班面前朗读出来时,我总会感到满足。我知道,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通往成功的大门之路上的一块块砖,承载着我一步步实现梦想。
梦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在梦想的舞台上,就算没有灯光,没有观众,只要有我们自己就好。
舞台作文
“我们最好的舞台,大幕拉开,欢迎你到来,人山人海,一起喝彩,感受我的爱……”
再次听到这首歌时,已经是四年以后了。
四年以前,我与我的朋友们在舞台上挥洒汗水,展现优美的舞姿,带着满腔热情,面对下面的观众,并称“四小天鹅”。可就在那个夜晚,风特别大,天色黯淡,残花满地,上面残留着露珠,是谁的泪迹?也许是因为太累,我一个趔趄,竟失足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啊”
伴随着一声惨叫,殷红的血汩汩地流出,血腥味弥漫在我身边,令我愈发地恐惧,我害怕,害怕再也见不到我的舞伴,失去了优美的舞姿,再也登不了最爱的舞台……就在这一霎那间,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惧与心如刀绞的滋味。
醒来时,已经是两天以后了。
好吧,说句实在话,我只是不愿醒来,不愿面对自己的病情,自己的容颜,自己一切的一切!躺在病床上的的我思绪万千,我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可转念一想,这也许就是天意,也许也是宿命吧,现实的世界好像抽走了我最后的一丝力气,当握紧的手松开后,心里能否释怀呢?
那段时间,我几乎闭门不出,也不想见任何人,看着窗外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孩子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放起风筝,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内心却是一阵落寞与羡慕。
一个孩子向我跑来,她问我会不会跳舞,我微笑着点点头,她又求我能不能教她跳舞,我思量了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那孩子的舞姿有些笨拙,不过我看的却满心欢喜。
“姐姐,你跳支舞给我看好不好”
“姐姐不太会跳舞”
“跳一个嘛……”
我还在犹豫,可我的手已经不自觉的伸出,那手法,那感觉,熟悉的重温我心头,仿佛又像昨日一样---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是我的舞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也就是我的舞台。
我的舞台作文素材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是一个自卑的小孩,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什么事都做不好,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如此,我每一次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我喜欢写文章,因为在文章里可以把自己的全部感情一一记录下来。我自知我写的作文写得不怎么样。但是我还是由衷的喜欢她它。每个人都有一个属自己的舞台。亦或闪耀亦或平凡,只要自己喜欢,不就是最好的舞台吗?
文章是一个不平静的我平静,让一向如此爱动的我变得如此安静。也许是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那细水流长的倾诉,于是我把所有情感倾注在文字上了吧!文字会静静的聆听我心中所有情感。即使它不会对我说话,只要我对着它说,它就能静静地聆听。那就很好了,不是吗?
我的文章写得不好,但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把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本子上。妈妈说我每天都“不务正业”,竟写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与学习无关?也是啊!如果说我成绩退步的原因是因为写这些文章,那我也不予否认。
我的文字里里写满了幸福。与好朋友一起度过的所有快乐时光,一起分享的幸福,每一个大小的瞬间用最真实的文字被我记录下来。,因为有她们在我身边陪着我,才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每一个本子里的文字是见证我们幸福的字迹。让我们的回忆珍藏一生。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我的舞台就是记录是我们幸福的一点一滴。
分享于2023-06-09 1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