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范文网 > 作文 > 学生作文 > 高一作文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8篇 word A4格式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到底应如何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管理小月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篇1

今天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正式宣布是春节。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春节吗?因为春节就可以有压岁钱,我还喜欢吃饺子,所以我爱春节。

春节又名过年,我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人们要在这一天挂灯笼、穿红色的衣服、放鞭炮。因为在古时候的这一天,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会来攻击人类。所以人类穿红衣服、放鞭炮、挂灯笼。但每年过年的时候会许一个愿望,这是一个秘密不能说的。每年我的长辈都会给我发压岁钱,我从来都不会乱花,我要留下来买一些对我有用的书。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做汤圆吃。婆婆会做灯笼、放鞭炮。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等等的事情。我喜欢婆婆做的灯笼,灯笼外面是我们聚在一起很热闹的图画。今年婆婆给我做的是嫦娥奔月的灯笼,婆婆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呢!婆婆做好了,我拿着灯笼开心极了!我想嫦娥在月宫一定很孤单吧!没有后羿一起陪她过春节。

有些人他们在很远的地方,但都要回家过春节,他们要和亲人们团圆,开开心心的过春节。春节第二天,大家都会去玩,买好看的衣服,聚在一起吃喝玩乐。

我在心里许着愿,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很圆很大,像玉盘。带着笑脸对我说,你的心愿会实现的。我的愿望是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生活。我还有一个愿望是能当上医生。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篇2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压岁钱"却被有浓厚金钱味"红包"取代,许许多多人都说:过年没年味了。这些都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们现在都没人冷落成这个样子,其他传统文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唉!我听见传统文化在哭泣,这哭泣声中有失望,有无奈,还有的是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的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还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货物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篇3

春节到了,我听说春节要贴窗花,放鞭炮。听说这些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让我们来说说吧!

相传每当这时,一个叫做“年”的四不像,就会进入到村里捣乱。如打房子、吃小孩这些。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老人,老人听到这事就问村里人:“我可以在这里住几天吗?我可以赶走它。”村里人听了后同意了。

第二天,可女巫把它的眼睛伤了“年”来了。可是它看见红色吓呆了,其实它原本是人,之后被巫师给诅咒了变成了“年”,所以看见红色就像看见了鬼一样。老人在它的尾巴上系了一个爆竹,因为爆竹炸出的火是红色的,所以“年”被吓跑了。村民们谢过老人之后,老人就走了。所以之后就有了这些传统。我听完故事后,心里默默祝福全世界中国人,新春快乐!我和爸爸妈妈开心的放了爆竹,然后回家吃了好吃的,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心地睡觉了。

如果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春节变成重逢。无家者,被别人救助就是欢乐。不能回家者,回家就是愉快。分开住者,合拢住是就是团圆。走失者回家,就是“泪喜?走失并受到伤害者回家,就是破涕而笑。

我们走上大街,哇!花灯展。好美呀!放烟花我突然愣了一下。我们放烟花,他们叫什么?爸爸说:“我们放烟花没说他们不能看哦!美好的东西就需要分享。”烟花绽放在夜空真的好美好,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看到。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素材篇4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伙伴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素材篇5

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尼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05年,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民俗被抢的消息传到国内,国人一片哗然,痛骂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更多的则是无奈和痛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西化,很多人信奉天主教,热恋圣诞节。然而,在崇尚洋节时,似乎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觉意识。

很多中学生能熟练的用英语读写,却看不懂文言文;对牛顿、培根奉若神明,对老庄、孔子却形同路人;说起西方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一无所知。仔细反思,究竟还有什么传统文化也已濒临失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们每个国人自己的事。我们要熟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体验古人在诗词里面留给我们的意境美;我们要多听《贵妃醉酒》,从传统戏曲中领略民族艺术的风姿;我们要过清明节、端午节……,在节日中颔首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要学习儒家经典、道家理论,那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可以以此培育我们中华学子的“中国心”。

如今,国家为保护民俗文化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为了法定节假日。央视《百家讲坛》也先后推出了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庄子》、钱文忠的《三字经》等,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古代文学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创新,深受大众喜爱,从而带动了国人对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清明时节的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时与家人的团聚,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读孔子、学老庄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都来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素材篇6

一墨、一笔、一毡、一纸,点墨、提笔、中锋、收尾。如此反复,心因墨香浸润而宁静,眉因隶楷呈现而舒展。

墨味是苦涩而清香的,是迷人的,是令人心醉的。每每那浓黑发亮的墨汁倾入墨盒,那股迷人的苦香味涌入鼻腔,浸泡味蕾,沁入心扉,整个人在那一瞬间跌入迷蒙而宁静的遐想。

第一次对这看似枯燥落伍的东西产生兴趣,是在爷爷那纸香、墨香交叠的书房里。本想滴一滴黑黑的“水”来玩,却不慎将它滴进了一旁的清水里,只见它舒展优美而自然的弧线,深浅不一,犹如罩着一层薄纱的黑在无色透明的天地间优雅而脱俗地释放。

一年级,我进了书法班,与所有的初学者一样,开始临摹颜真卿厚重而端庄的楷书。可能是我可塑性不错,小小年纪便写得有模有样。只可惜一年后换了老师,我哭了好久,不愿跟新老师学,最后,学书法也就不了了之。

小升初过后,我再次拾起了尘封的毛笔,看它干涩的羊毫在水中无声地变得柔软。倾墨、点尖,细看墨汁顺着毫毛的纹理攀至笔腹,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新老师很有个性,很有禅意,他另辟蹊径,鼓励我们先学隽秀自如的隶书,我学得很快,领悟起来也很快,老师常说我有灵气,一点就通,这更增进了我对笔墨的热爱。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兼修国画,老师全力支持却要求更严格,提醒我梅兰竹菊是基础。梅花画了一幅又一幅,从苍劲有力的枝到娇柔仰放的花再到浓淡不一的墨色变化,一节课下来,脚边堆满了画废的毛边纸。我在一路赞不绝耳的书法征途中,头一回遇到如此挫败,沮丧犹如被石头打破的湖面,在心头一圈圈地荡开并且越来越大……

梅花……梅花……还是梅花!提笔落墨间我勾勒的花瓣愈加生硬,老师终于看不下去了,教训我说:“有你这样面对困难的吗?不欣然接受并努力争取,这种心态还不如多去写几张字呢,别画了!”

我低头看着被毛边纸埋没的双脚,忽觉出自己的盲区,是呀——心态、努力——仅此而已,真可惜了这些被我用来发泄的纸。

静下心,细品那萦绕在鼻尖墨香,轻盈而有力地在白宣上抽出梅树苍劲有力的枝条,在枝间勾出淡雅清幽的花朵,打点提蕊,倾心而至,简单而平和。提笔落墨,即是人生之悟。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素材篇7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正因为“冬至阳生春又来”,所以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其主要农事有,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二是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棉种冷冻和室内选种。四是绿肥田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五是果园、桑园继续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消灭越冬病虫。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别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八是继续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500字素材篇8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独有的文化,是祖先在漫长时间里的积累,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性的商业化,所有一切都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祖辈留传下来的精华正在慢慢的消失。

首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然而现在随着西方各种节日的攻陷,传统节日却被渐渐淡化了,鲜少有人重视传统节日,像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重阳节插茱萸、中秋节时赏月亮、腊八节时喝腊八粥等等。只有老一辈的人才能记得,总是遵循留传下来的传统,过好每一个自己的节日。而一些年青人年少轻狂,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可是一到洋人的节日就大肆铺张、大办特办,好像他才是外国人。他们总是热火朝天地庆祝西方节日,我好想问问他们:中国人的节日呢?习俗呢?传统呢?早就被抛之脑后,飞到九宵云外去了……

其次就是传统歌舞。扭秧歌是很经典的例子,老人们在公园里卖力地扭着,年轻人却带着讽剌之心在嘲笑,他们喜欢的是西方的街舞、交谊舞等,这些更受他们的捧场,好像跳扭秧歌是奇耻大辱似的。再看看京剧,它有浓厚的历史、精彩的对白,这可是老一辈人的最爱啊!是我们的国粹啊!可是现在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哪怕坐下来静静的观看10分钟都难呢!

还有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皮影戏、中国独特的糖人、历史悠久的活化石梨园、传统的书法绘画等都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思想遭人嫌弃,这种种现象叫人担忧啊!看着它们慢慢地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依然热情的迎接外来文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华文明早晚不复存在。

该如何保护它啊?要从小培养对它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喜欢,有了喜欢才会关注,有了关注就不会消失。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关注,就会有人去继承发扬,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国家也要不断的参与进来带头作用,给人舞台展示、鼓励大家积极,把传统发扬到国外,让世界为我中华而激情万丈,,让外国人为我们的传统而折服迷恋。每个人都有义务,在任何场合下都要宣传文化,每个人都是代表大使,做到全民都行动起来,让这种信念,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保护它,每个人都要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上午,秋高气爽,我们快乐牛牛小队举行了第二次小队活动,跟着课本,来到了河坊街和吴山广场,寻找中国的传统文化。

走进河坊街不久,我们就看到一家店门口有个招牌,上面画着一条卡通的龙,还写着大大的“龙须糖”三个字,有个叔叔在里面忙着做着什么,一个阿姨招呼我们上去看看。我们往前凑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柜台上放着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馅料,只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像细细白白的毛线一样的东西,从盆里舀上一勺馅料,放在“毛线”里,然后把它们卷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边上的盒子里,很快盒子里就有了十床小“棉被”。这就是龙须糖吗?味道不明白怎样样?这时候,边上的阿姨说:“小朋友,买点龙须糖吧!”

看我们大家都很有兴趣,妈妈就掏出钱给我们买了一盒。新出炉的龙须糖归我们了!大家每人拿了一个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块龙须糖塞进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里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边上的小朋友就笑话我,“看看卢知鉴,像不像长了龙须啊!”“你吃这么快,怎样能尝出味道,日记怎样写啊?”我赶紧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来,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丝丝的,糖里裹着的花生、芝麻香喷喷的,十分美味。我吃完一块,舔舔嘴巴,呀,下巴上还真留着一条“胡须”呢!我让妈妈帮我拍了一张“胡须”照,然后又伸手抓了一块龙须糖开始吃,边吃还边看盒子上的介绍,原先龙须糖已经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龙须是从麦芽糖里抽炼出来的纤幼银丝精制出来的,它的名字还是明朝正德皇帝给取的呢。

吃完了龙须糖,我们去了方回春堂,参观了这家始创于1649年、364岁的中药老店;然后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还品尝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胜糕,体验了抖空竹这项民间活动,最后还去参馆了朱炳仁铜雕馆,见识了不可思议的铜雕艺术。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探寻传统文化之旅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吴山广场。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我最喜欢传统节日了,因为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时候。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人们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会拿出礼花放。到了晚上8点春节连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灯。重阳节,是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九节”。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窗联,穿新衣吃饺子,然后爷爷奶奶还要给我发小红包,我家还会把我写的春联贴在门外。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爸爸买来了烟花,在我家楼下放了起来。只听“呯呯”几声,一束束烟花飞上天真美呀!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摇头摆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第一次看皮影戏是在书城,是由一些老人表演的。他们表演了《东郭先生与狼》、《河蚌相争》……非常精彩。

做皮影戏的道具需要先把兽皮上的毛和血清干净,把兽皮放进药水里,泡两三天,再用笔画上图案,用刀把图案切下来,割成小块,然后染上颜色,最后再用线串起来,用棍子操纵。演的时候,需要用灯光把道具的影子投在幕布上,难怪叫皮影戏呢!

我在网上看了场皮影戏,叫“蛙鹤龟”,讲的是乌龟欺负青蛙,仙鹤帮青蛙教训乌龟的故事。戏里面青蛙很活泼,跳得很快;乌龟的脑袋一伸一缩,像真的一样;仙鹤的眼球会随着音乐转动,脖子也很灵活,它可以用嘴一张一合地整理羽毛,我还看见有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下来,它还可以把头埋在翅膀里休息,真是栩栩如生呀!完全看不出是用几根棍子操纵的。

皮影戏不但在中国有名,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自豪。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有独特魅力,总那么使人着迷,吸引了无数的人:诗词读着儒雅,昆曲听得沉醉,对联用得巧妙……我们都有责任传承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我与传统文化的紧密接触,是一段在淡墨浓墨,点染河山中的难忘故事。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国画。爷爷对国画情有独钟,每次都手把手教我国画。我那时不懂事,总觉得画画这种东西谁还不会?便总想挣脱爷爷的大手“任意妄为”。爷爷也不恼,依旧慈祥温和地告诉我:国画的精髓便是静和谦,每一笔都是静与动的中和。我那时当然不懂,只是之后安分了许多,在爷爷苍老与温暖的手中,体会着运笔的温和与缓急,静下心来。

后来,我长大了些,爷爷更苍老了,而他与我最难忘的联系,仍是国画。爷爷八十大寿时,我亲自画了一幅红海棠送他。看着那笔墨,我才发现国画的红是隆重而不轻浮的,绿是沉静而不黯淡的,恰如那红海棠静绽芳华。这幅画装裱后一直放在爷爷的卧室里,将庄重与沉静的魂带入我和每一位家人的心灵。

毕业了,我仍成长着,国画也算我的一技之长了。一次艺术节我报了国画,却因没有时间,直接将过去我的得意之作中的一幅交了上去,却并未得奖。爷爷听后教训我:国画虽古,也是有人格的,不准被人侵犯它的尊严。再好的画技,若没有认真的灵魂作支撑,便是黔驴技穷,也不尊重自己。我在这一次教训中领悟,国画也有作为高雅艺术的尊严,从此我不再轻慢,在任何事上都认真对待,尊人尊己。

而在去年暑假,爷爷过世的消息却突然传来,让我几近心碎。我独自坐在屋子里,看着墙上挂满的我成长的痕迹,它们都有爷爷爱的影子。我又想起了那静静绽放的海棠,此刻它定还将美留于笔纸,静静展现它的美吧?它随时都是孤独的侠客,人间的仙子,它的情怀挥之不去。我突然明白了爷爷的用意,国画的美是永恒的,它用爱感染我,于笔墨间教我谦和,教我沉静,教我庄重,教我正直。这些,都在将我培养成一个真正内外兼修的中国人!经历人生沧桑的爷爷,明白这笔墨丹青的真谛,而我,也通过这明白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论何时,我都应将国画的魂,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传承下去,因为这,也是每一个有爱有灵魂的中国人的心愿……

世事变迁,唯有一个民族最本真的文化之美能传承下去。也许丹青背后无关你我他,无关发生了什么,总能让我们受真善美的熏陶,自发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与国画,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适宜的精神愉悦本无可非议。但各种不伦不类的体例的出现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保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当我们对“TVB体”、“流氓体”朗朗上口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听见那一声声来自于几千年前的天空的无助哀号?

坚守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经典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写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传统文化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她有持久的魅力,以前总觉得,与我们很远。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原来,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近,而不仅仅是课堂中的朗读与背诵,课本中的文言与古诗。

有谁见过书一样的教室?今年的公开课教室的造型别致新颖,像一本翻开的书似的,两边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课桌椅整齐排好,由三十二名来自各地的小学生整齐地坐着,和主持人“老师”互动。在“书”中游历,“书”中思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堂伊始,一个有关汉字的游戏——人体摆字,就吸引了我。游戏非常的有趣,“人体摆字",真是从未听闻。看时全身心地投入,为那些猜出的小朋友们叫好。有时他们摆不出来那个字,或是猜不出时,电视机前的我,心急如焚,真想自己亲自走进电视机里面去帮帮他们。

王教授的汉字演示,简直令我神往。博学的她,演示了“正”和“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的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原来,汉字是如此地美妙。原来,正直,是和“足”“目”相关;原来,祖先造字,都有朴素的真理蕴含其中。

汉字能溯源,穿过汉字,我们能看见几年前的历史。一撇一捺,一横一竖,小小的汉字也能展现出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们像一群群淘气又可爱的孩子,在方格中跳跃着;它们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在笔尖上流动着;它们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出现在你的眼前。

传统文化远吗?似乎不远。我们的身边,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今晚,“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几节课,都让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普遍。

传统文化,这是一曲古典的旋律。或许传统没有处在时尚的前沿,但它永远是人们生命的原色。我们的生命是色彩斑斓的,其中必有一个主色调,希望传统文化能成为我生命的底色。

上一篇:伴我成长作文
下一篇:春天来了的作文
下载全文 收藏
下载全文 收藏
付费下载
付费获取本文下载权限
九月网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9.8原价:29
注意:不能用UC和夸克浏览器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