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放管服改革
2025放管服改革怎么写?下面我们九月范文网自查报告频道给大家精编的9篇关于2025放管服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2025放管服改革篇1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进程中,“放管服”改革成为了一个核心的关键词。2025年,中国的“放管服”改革将迎来新的里程碑,着眼于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多便利与支持。
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在2025年的放管服改革中,中国将继续大力简化市场准入手续,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推动各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领域,中国政府将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2025年,中国将着力建设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行政审批体系,通过整合数据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审批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极大地提升行政审批的效率和公正性,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同时,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审批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
此外,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政府治理能力。2025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监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和能力建设,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强化风险防控和监管协同,建立更加高效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的精准度和前瞻性,从而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保障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必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将迈向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市场环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同时,这也将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同时,政府将积极构建创新友好型政策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25年的“放管服”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契机和活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5放管服改革篇2
19
推行投资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6月底前,主管部门制定出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交通影响评价、文物影响评价等事项的标准化操作规范,明确区域评估专业技术标准、适用条件、评估报告时效期、评估报告审批评审流程。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区域评估清单,明确实施范围、评估事项、评估范围,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推进实施。
20
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便利化。年底前全面实现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理,努力实现投资项目线上核准。开展投资审批合法性审查,年底前清理取消一批缺乏法定依据的投资审批事项和“红头文件”,修订形成全口径、有分类的投资审批事项清单。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并联审批,大力推进“承诺+监管”模式的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通过健全完善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工作机制,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和一般审批事项承诺制审批。开展投资“堵点”疏解治理专项行动。
2025放管服改革篇3
26
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培训工作,8月底前对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时修订清理。
27
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合理设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推动降低偏高收费。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对收费情况进行全面自查,6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违法违规收取的入会费、赞助费、会议费、培训费、评比表彰费等,并限期退还违法违规所得,年底前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自纠情况组织开展抽查检查。
28
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公开口岸收费目录清单,整治物流堆场等领域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行为。清理规范铁路等货运不合理收费,降低收费标准。
29
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推行无还本续贷政策,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严禁在发放民营企业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发挥省级中小微企业续贷转贷基金作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续贷转贷业务产品进行有机结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续贷转贷服务。进一步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9月底前,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
30
加大诚信政府建设力度。持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对各类企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而受到的损失,依法予以补偿。深入推进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健全完善“一企一策”问题解决机制,推动解决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涉企问题。持续清理政府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
七
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31
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和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探索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校办学等自主权。
32
切实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简化引进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开辟专门渠道,提供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充分赋予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方面的自主权,采取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有效调动和激发用人单位的引才积极性,发挥好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2025放管服改革篇4
01
推行不见面审批。按照疫情防控需要,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行“非接触式”服务,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查询、咨询、申报,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受理、办理、结果寄达等方式办理相关业务,尽量减少办事群众到实体大厅办事,防止传染风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
02
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年底前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显著增强,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03
加强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更大力度推动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将更多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群众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加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建设应用,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卫生健康、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领域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政务数据的共享率和应用率。
04
打造“指尖办”xx品牌。继续优化并大力推广省级政务服务APP“陇政通”,初步实现企业和群众通过一部手机查询办理身边事。
05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推进“一事一次办”,即以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精准集成办理一件事所需提供的各类材料,推行“一表申请”,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套餐式集成服务。
06
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完善省、市、县、乡各级综合性政务大厅或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服务模式,稳步推进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改进窗口服务,大力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
07
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便民利民改革。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监管、税收征缴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年底前在市州及兰州新区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08
推进纳税便利化。总结推广“项目管家”“不来即享”等有效做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年底前实现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行主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持续压缩办税事项和时间,推动更多办税事项实现一次办结。
09
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单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环节拓展,逐步覆盖跨境贸易管理全链条。推广实施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精简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和单证数量,大力推行无纸化通关作业。
10
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在总结嘉峪关市试点经验基础上,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组织各地各部门公布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不得索要证明。
2025放管服改革篇5
33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与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进一步融合,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减少重复检查,提升监管效能。大力推行部门联合抽查,持续完善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年底前基本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抽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x)、“信用中国(xx)”网站、x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等进行公示。
34
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x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并与国家系统实现对接联通,汇聚共享监管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风险的跟踪预警,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35
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大力实施信用监管,规范认定并设立市场主体信用“黑名单”,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对失信主体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获得信贷、发票领用、出口退税、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建立健全信用修复、信息主体异议申诉等机制,鼓励失信市场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
36
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执法事项。持续改进执法方式,推进执法结果共享互认,及时制止“一刀切”等行为,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年底前基本实现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37
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针对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方面对民营、外资企业设置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对20__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8
切实维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年底前,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各种涉及地域、行业和所有制歧视的不合理规定,防止随意附加各种意向性限制条件,集中曝光一批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和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2025放管服改革篇6
21
大幅压减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按照国家部署,年底前力争将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认定事项压减三分之一以上。深化资质审批方式改革,推广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持续推进企业资质办理“一网通办”。
22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系统应用。积极推进“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全部审批事项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做到全流程全覆盖。实行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6月底前,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年底前,建成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施工图网上审查,实现多图联审全程数字化;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全程电子化,做到网上受理、网上开标、远程评标和智能化监管。
23
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公共服务环节办理时限。在各地政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全面引入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办水、办电、办气等业务,供水新增、扩容改装的报装时间分别压缩至20个和15个工作日以内,燃气报装时间压缩至16个工作日以内。
24
进一步压减环评审批事项。按照国家要求,对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等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一律取消环评审批。
25
深化规划用地审批改革。加强规划用地与投资决策的衔接。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推进“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加强信息共享,进一步压减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审批的事项和材料。
2025放管服改革篇7
11
编制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认真承接落实国务院取消、调整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在国家公布中央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5年版)基础上,组织编制并适时公布全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清单内行政许可事项,逐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中介服务等要素。
12
清理规范行政备案等事项。年底前推动将省级层面设定的行政备案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清理规范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定等行政管理措施,整治变相审批。
13
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评估。组织对现有行政许可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已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2025放管服改革篇8
14
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上半年在兰州新区开展试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全覆盖清单管理,并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改革方式,着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放宽市场准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在全省全面推开。
15
最大程度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在企业开办已实现3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xx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在政务大厅开设企业“一窗办”专区,实现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职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事项线上“一表填报”、一次实名验证,线下一窗领取材料,做到“一步到位、一次办理”。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电子印章应用。
16
认真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并破除市场准入中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健全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奖惩机制等。
17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以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活动的资质、股比、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营业场所、经营范围等要求,深入清理在生态环境、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设置的不合理经营条件,取消证照办理、设备购置、人才聘用、人才发展等方面不合理限制,实现按市场化配置资源原则自负盈亏经营。
18
推进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等领域需办理的行政许可、认证、检验检测等管理措施。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稳妥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转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相关工作。
2025放管服改革篇9
39
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不断优化完善xx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诊疗信息、报告单结果在不同医院间的互通共享,方便居民线上追踪查询个人就诊信息。
40
持续优化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服务。全面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企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和证明事项,督促相关企业对确需保留的收费事项实行清单公示,规范收费行为。积极推进“一站式”办理和网上办事。
41
提升公证服务效率。加快推广网上公证业务办理系统,提高公证办理信息化水平。对于部分具备网上申请和受理条件的公证事项,推行网上受理和线下办理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努力做到当事人“最多跑一次”。年底前,全面推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
放管服改革
近年来,中国的放管服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管服改革旨在减少政府干预,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就放管服改革的意义、目标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
一、意义
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观念,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监管。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将有效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此外,放管服改革还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目标
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放权,即减少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取消不合理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管权,健全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风险防控,保护市场秩序;三是优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成效
近年来,中国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放权措施,大幅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准入门槛,实行备案和公示制度,为企业和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市场乱象的整治力度,保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政府服务也迎来了质的飞跃,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逐渐铺开,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放管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破除行政壁垒,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注入新动能。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的放管服改革一定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放管服自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放管服改革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各地开展了大量的自查自纠工作,以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本文将就放管服自查报告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放管服自查报告的内涵。放管服自查报告是指各级政府根据相关要求,对本地区本部门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估,并将自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政府及社会公开。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政府自身改革和提升服务水平,也可以落实政府对放管服改革的责任,对政府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放管服自查报告的编制应当注重哪些方面?在编制放管服自查报告时,各级政府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突出问题导向,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问题症结所在,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其次是强化数据支撑,要以客观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虚假汇报,确保自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再者是强化社会参与,将自查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界监督和建议,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放管服自查报告的意义何在?放管服自查报告既是一份政府的自检报告,也是一份服务的承诺书。通过及时公布自查报告,政府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其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不足之处,增强了政府对公众的责任感和透明度,同时也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推动政府工作更加科学、民主和透明。此外,自查报告还可以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政府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不断优化服务、精简流程,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放管服自查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各级政府应当充分重视自查报告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放管服自查报告的公开和透明,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分享于2025-08-06 20:43:06